六七因中转吧 关注:33贴子:428
  • 0回复贴,共1

成量品学习笔记09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乙二(是故说佛为正量)分二:一、安立成量之自宗;二、破许自生量他宗。
丙一、安立成量之自宗:
具彼佛为量。
《集量论》中所说“敬礼成量欲利生,大师善逝救护者”的含义以本品来阐述。
如果有人想:为什么说佛陀出有坏是量士夫呢?由于具足上面刚刚讲的正量的法相,因此佛陀是正量。
前面已经圆满宣说了量的法相,以及遣除了各种各样的诤论疑惑,那么进入本品“成量品”的主要内容,就是成立陈那论师在《集量论》中所说“敬礼成量欲利生,大师善逝救护者”的含义,也就是说,佛为世出世间唯一的量士夫。
如果有人想:为什么说佛陀出有坏是量士夫呢?出有坏是佛陀十种名号之一,也就是能够出离三有坏苦的轮回世间的意思,这里单独强调这个名号也是为了宣说本论的目的所在,成立佛为究竟的正确的导师,以此教诫我们按照佛陀的教言闻思修持就可以出离三有轮回的坏苦大海。所以,因为佛陀具足了前面所说的正量的法相的缘故,所以成立佛陀就是正量。
如果想:佛陀如何具足量的法相呢?
在世间上,众所共称,正量就是根据如何判断能无欺获得外境的识,从这一角度出发,佛陀与正量完全相同,因为对一切众生获得暂时究竟之利——增上生、决定胜的果位,佛陀毫不欺惑。到底是怎样的呢?佛陀出有坏宣说四谛等取舍之法而做到不欺,正因为他具备最殊胜不欺的特点,故而取上此名。
如果说:佛陀是以什么方式而具足了前面所说量的法相呢?
在这个世间上,经过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所谓的正量就是根据如何判断而能最后没有欺惑的获得外境真实的自相的心识,那么从这个角度来说,佛陀与正量完全相同。也就是说,所谓的正量根据心识对于对境的实相所了知的多少而言,有凡夫的心识,瑜伽士的心识,菩萨的心识,以及佛陀的心识,这些在各自的范围内因为都(没)有一定的欺惑性,所以都是正量。而这一切的正量,佛都完全具足,也就是说,我们如何看到外境的瓶子,佛也同样的照见,阿罗汉如何照见人无我的空性,佛陀也一样照见等等。
所以,对于一切众生能获得暂时的安乐——增上生,以及究竟的利益——决定胜的果位,以及为了获得这样的果位,所需要具足的随顺于因果缘起现相而如实了知的世俗智慧,以及符合于法性真如的实相而没有颠倒的证悟的胜义智慧,佛陀都丝毫没有欺惑的完全通达而照见,以此,佛陀毫无疑问的具有遍知的威名。
那么到底是怎么样的呢?我们现见佛陀出有坏他老人家,毫无错谬和混淆的如实宣说了四谛等取舍因果以及解脱轮回的道理,而这样的宣说并非鹦鹉学舌的夸夸其谈,而是源自佛陀自己的证悟,因此佛陀完全具备最为殊胜的不欺惑的正量之名,因此成立佛陀为世间唯一的量士夫,简单的说,佛陀就是真理。
为遣非生者,而说成量性。
故待彼能立,是量实合理。
如果认为:这样一来,只是假立为正量而并不是真正成为正量。
是最为顶点的正量,因为是依靠修行达到究竟的力量而成就无分别的智慧断除了所有错乱之垢的体性,故而堪为一切正量之王,因为佛陀已现前一切法,由此而言,其余正量只是相似的有境。
如果有人认为:这样一来,你们所说的正量,以及宣说佛陀为正量,只是为了成立你们教主的威信的一种说法而已,那跟世间那些宣说上帝等是量士夫又有什么区别呢?他们也说自己教主是世间的全知者。
对此我们这样回答:佛陀确实是世间最为顶点的正量真理,这并非是我们偏袒于自己狭隘的利益而欺骗世人的一面之词,因为佛陀的智慧是依靠修行而达到究竟圆满的力量,而断除了一切无明分别心的虚妄分别,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所有对于心性错乱性误解的垢染的缘故,因此佛陀的智慧远离了一切的无明愚痴的垢染,而所谓的真理的本体也就是这样的体性。所以,我们完全可以成立佛陀就是真理,就是正量,所以是一切正量之王,具体来说,在佛陀的智慧面前一切理应现前的法都已经如实的现前了,没有丝毫的遗漏,也没有丝毫的模糊。而于此相比的其他正量,都只能是相似的正量。
如果有人想:既然如此,那为何安立与正量一模一样呢?
这是观待世间中众所周知的现量、比量而如此安立的,因为这里所讲的正量就是现量和比量,佛陀对万法而言是真现量,然而由于与世间的现量之义完全不同,才如此安立。这也是为了遣除“本师是量”并非由能立之因中生才说成为正量。非(由因中)生,不可能充当对士夫之义不欺的正量,为此观待佛为正量的能立是兢兢业业于圆满方便已达终点而是正量,委实合理,否则不合道理。
如果有人认为:既然你们所说,与佛陀的智慧相比,世间的所有正量都是相似的正量,那么何必你们还要费尽心机的观察成立何者为世间正量呢?以及又说佛陀与正量一模一样呢?意思是说,既然世间的正量都是相似的,那么佛陀岂不是也是相似的了呢?
对于我们这样回答:当然对于佛陀本身来说,并没有任何的必要来安立一个正量或非量这样的戏论,就像在纯金的宝洲上找不到任何非纯金的土石一样,也无需建立、学习任何辨别纯金与土石的理论技术,在佛陀清净圆满的智慧里面,哪里有世间与胜义,实相与现相,正确与错误,轮回与涅槃等等这样基于凡夫分别心的戏论而安立的种种名言的藩篱呢?
因此,正如《华严经》中所云“佛说一切法,为治一切心,若无一切心,则无一切法”一样,这林林总总的经论典籍都绝非是佛陀自娱自乐的产物,而唯一是观待于众生的心识,观待于世间的现量和比量而做安立的。
同时,因为我们本论所宣说的正量和非量,而正量包括现量和比量,虽然我们说佛陀的智慧对于万法而言是真实的现量,但是这里所说的现量和世间所说的现量是完全不同的,所以这里安立“佛陀为正量”或者“佛陀与正量一模一样”的必要在于,既随顺于凡夫的分别心而宣说佛的真实智慧的殊胜究竟圆满,就像借助手指指向月亮一样;同时,也让我们明白佛陀的智慧本身远非世间的正量所可以衡量的,正如月亮并非手指一样。
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这样安立佛陀为量,也完全符合佛陀的智慧是依靠因地发愿而次第修行,这样兢兢业业的对于修行的种种方便最终圆满证悟而达到终点而成佛,也就是说,从与我们一模一样的凡夫,直到最终圆满一切所知之义的遍智佛陀,作为能生的因和最终获得的离系果的道理,没有任何纰漏和不合理的地方。所以,也遣除了有人认为佛陀的智慧跟世间的妄识之间,就像两个世界的存在一样,那么悠然自在的佛陀所宣说的道理,对于此处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众生,很可能是一种纸上谈兵的空话而已,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安立佛陀为正量又有什么意义呢?因此,虽然佛陀的智慧作为最终真实的现量超越世间的一切现量与比量,但是也并非是如空穴来风一样的无中生有,而是来自于凡夫的现量和比量,并且以此为基础而次第修行最终断除一切垢染而现前的真如智慧的缘故。
于此,对于佛陀为世间唯一量士夫的道理,十分圆满清晰的加以宣说,愿我等诸有缘者,以此生起对于佛陀真实不退转的胜解信心,而区别于仅仅依靠前世善根成熟的力量,建立在伺察意上的信心,在这样的善说日光前,我们心间的信心的莲花全然绽放,而智慧和慈悲的花香从此弥漫于三界轮回的一切众生面前,愿一切众生都获得究竟圆满的佛果!愿增吉祥!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9-06-09 19:54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