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吧 关注:6,510贴子:39,342
  • 10回复贴,共1

重看孟子,以得新知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孟子吧呆了这么久,发现自己发的帖子里面提及孟子先生的少得可怜。并不是说《孟子》一书没有讨论的价值,而是我觉得里面道理十分明白显然,没有讨论的必要;加之网上鱼龙混杂,善意的讨论很容易变成辩论,进一步演变成谩骂,拉黑等等,耗费许多时间。
如果是文义训诂方面的问题,已经讨论了上千年,不会再有什么新东西出来;那就是讨论里面的思想吗?貌似很多人都是用圣贤话语为自己打个辩护,跟临时抱佛脚的行为没什么区别;或者偶尔发出一念之诚,当下毕恭毕敬,仿佛迷途之人回了家,但是,一念之诚是说明不了什么的。
训诂文义没什么新鲜的,思想内涵又十分明白显然,更不必花费笔墨。我前几天过了一遍《论语》,趁热打铁,开一个随想式的笔记,记下重看孟子中的新感悟,就当是交学费了。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3-10-26 22:19回复
    背景:
    孔孟之道,所以先说孔子再说孟子。
    根据太史公的描述,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鲁国人,其先宋人(今河南商丘),论语中夫子说自己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可知下了一辈子的功。当过司空、司寇,政绩卓越让邻居齐国生畏,送女乐文马以沮之,遂离鲁而周游列国。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人,其师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曾子之徒)之门人。当时各国君主志在开疆拓土、称霸天下,以能兵强将为贤、攻伐克敌为高,故孟子先生周游列国而不见用,晚年与门人作七篇,讲道德、说仁义。
    古有经史子集四部,七篇被列为子部,南宋朱子发现其价值,将其并入四书之列,变成经部。
    《论语》20篇,短小精悍多为语录,一万多字;而《孟子》七篇共四万多字,有对话,有文章。言辞犀利仿佛无所畏惧之猛士,洋洋洒洒有如席卷不尽之江河,英气逼人,勇敢正气,是堂堂的大丈夫之言。
    所以看《论语》心情平淡,看《孟子》却澎湃不已;念《论语》语气和缓,念《孟子》却局促,声音不自觉越来越大。不同时代背景之下圣人言辞变化之不同,自是一番不同气象,应当明察。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3-10-27 00:05
    回复
      梁惠王第一
      为何孟子先生及其门下在订七篇时候将梁惠王盖于群章之始?要知道明明还有齐宣王、滕文公啊,当然有原因存在。正如我们写作文时第一段话用于总领全文,来表现出最重要的东西;写论文时的摘要作为整篇论文的浓缩,贯穿始终。这里也体现出古人之用意。
      《论语》中虽然“仁”、“君子”词汇出现最多,但是开篇却是一个“学”字;《孟子》里面名词变得更多,也更加抽象。北宋程子说:孟子开口便说仁义。
      为何?因为前面说的时代背景,夫子的春秋时期尽管礼崩乐坏,但只是萌芽阶段,民心仁厚尚存,不然鲁国怎么会出现麒麟呢?而孟子先生所处战国时期天下大乱,梁惠王开口便问“利”,这是天下的通病,利欲瘴人形成风气,人人耳濡目染而不知反,梁惠王又岂能幸免?这难道不是“诚”的体现吗?可以想象到梁惠王之前谈话的人都是纵横家、兵家之流,要么连诸侯,要么战必克,久而久之,梁惠王以为的政治就是外交和军事,没有其他可能。
      孟子先生当然注意到了此病,也有了解决措施。要是去除人民心中的利欲,逐个救治,不可能救的完,况且执政者播其恶于众,刚刚治好的又会复发;夫子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所以应该先从执政者开始。听到梁惠王的这个“利”字,岂能放过?随即以仁义回应,希望梁惠王自反。梁惠王不能自反,于是就离开,找别的君主;若所有君主都不用,便有了天不欲平治天下之感慨,当世不用,恐其恶风恶俗将荼毒于后人,故退而著书以示后生,吾辈能不自反乎?
      所以《孟子》七篇的本源就是如此,以仁义扫除利欲,我们尽管在千年之后,结合自身经历与见闻,也能想象到有多困难;换个角度想,千年之前的祖先有如此胆识气魄,我也跟着骄傲。
      夫子的仁义是自修,而后推已及人,宽厚敦和居多;孟子先生的仁义变成了利剑,攻击性十足。这是时代背景导致的表面不同,但二位夫子的仁义果真不同吗?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3-10-28 11:14
      回复
        孟子七篇的精华
        方才说,孟子先生有感于利欲瘴人心已久,希望以仁义扫除利欲,而这需要找一些君主才可实施。
        所以我之前从治病的角度,将孟子七篇当医书来看,可以分为两个体系,其一是君王问答,其二为问答后的答疑与纠偏。
        将仁政推荐给君主,君主接受后播撒于国家以改变风气,这是最理想的情况,尽管困难重重,也是最完美的一条路;正如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而后天下之旱苗得以滋养,如果君主不接受,全年无雨,难道眼睁睁看着禾苗枯死?只有去找灌水车自己拉水灌溉,虽说不至于颗粒无收,但少去了天时之佑,也只是苟延残喘。况且,煞费苦心地拉水后去地里浇灌,时间与财力支出极大,浇完水后改变土壤结构,对下一年作物产量有影响……
        所以我认为梁惠王一篇就是在讲孟子先生求雨的经过,后面六篇尽管有很多名言迭出,终归是求雨失败后的无奈之举。就算灌水的车有多豪华,就算自己采购的禾苗有多抗旱,就算自己耕耘有多勤劳,就算把害虫去得有多干净,也比不上一场好雨;就算浩然之气养得多好,就算知言知人境界多高,就算将别家诘难破除得多巧,也不如一个理解自己的君王。人们看孟子更关注后几篇,大概是喜欢其中的文势语脉或修身言论吧!
        论修身,孟子先生是顶尖的。修身的最终目标是修人,可是天未欲平治天下,有命在,君子岂能不知命?
        出于利欲之志,而后患得患失无所不至;出于平治天下之志,而后浩然有归志。天命不在,君王不用,便以孟子先生之学问为不美吗?堂堂亚圣之学,既然君王不学,不妨我来学。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3-11-05 17:59
        回复
          《大学》中既有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目标,亦有格致诚正、修齐治平的方法。尤其是最后“治国平天下”一节的“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两次出现,正好可与七篇中的梁惠王参看。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3-11-11 10:09
          回复
            公孙丑第二
            这一篇讲进退。
            开篇即是“当路于齐”如何、“加齐之卿相”如何,以道自任,进也,欲进道于王而援天下也。随即引出古代的伊尹、伯夷、柳下惠、孔子等贤人对进退的态度选择。
            然后齐君待臣不以礼,孟子先生有退志。但恰逢战事,君子不能在国家动乱的时候离开,就仍然留在齐国,但不接受俸禄,以表明自己的态度。
            还有一些对小事的取舍抉择,例如“辞小受大”、“三宿出昼”、“绰绰有余”,都体现的一个“义”字,而且是集义,集大义而后可生浩然之气。
            到这一篇的收尾,终于有了一连串的“孟子去齐”,道不见用,退也,隐道著书以示后人也。
            该进则进,丈夫之才岂能如匏瓜一般系而不食?
            能退则退,天行有常只好效明珠埋土自掩其华。
            进退果决,丝毫不为心累,何其豪气也!何其潇洒也!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3-12-10 15:24
            回复
              孝是最大的仁,最重的义
              “得之为有财,古之人皆用之,吾何为独不然?且比化者无使土亲肤,于人心独无恔乎?吾闻之也:君子不以天下俭其亲。”
              这段话,孟子先生回答了充虞的疑问,也回答了之前鲁平公与嬖人臧仓的疑问,也回答了墨者夷之的疑问。尤其是最后一句,短短九个字,让我一个男的眼里有了泪水。
              孟母三迁的故事无人不知,听到后无不动容。何况于孟子先生本人呢?孟子先生对母亲的养育之恩、尊敬感激之情万字也写不完,最后凝炼成了这九个字。忆往昔,母亲的训斥与关心历历在目;看今朝,自己学有所成却直面孤独。大丈夫绝不是丢失了情感的冷冰冰的机器,而是有着超乎常人的情感与希望,精力充沛的仁义之士。
              父母为孩子无私付出,孩子长大后也要为父母付出,这就是絜矩之道了吧?亲戚邻居都认可孝行,都觉得忠厚可靠,这就是推己及人了吧?所以孝是最重要的德,百善孝为先。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3-12-18 19:18
              回复
                滕文公第三
                求雨小成,万物复苏。
                上篇答文公问,下篇答学生问。
                先以滕文公之问引出孟子先生有关治国的想法。一路读下来,可见孟子先生并非夸夸其谈,相反,其真才实学之富,似乎累万纸而不能尽,我反而觉得孟子文本中的语句,是孟子先生担心大家看不懂而写得较为浅显?或者不让人们觉得自己在炫耀文采、以引起不必要的麻烦而有所收敛?
                emmm,扯远了。
                孟子先生先后对诸侯丧祭之礼、税收、教育和农业做出论述,都说的是大方向,至于细枝末节,就是“若夫润泽之,则在君与子矣!”,对答如流,逻辑严整,可敬可佩。
                下篇答学生问,感觉没什么好写的。(我也想多写点,但总不能没话找话~)
                另外,上篇陈相百工事不可耕且为、下篇公都子曰夫子好辩,这两章可谓文采飞扬,且极为相似,但前者明厉养、后者言治乱,是不可不察也:
                斥农墨、难陈相而攻异端;
                忆尧舜、追孔子而续道统。
                诗书礼记,广征博引,文脉连贯,故孟子七篇不可不背也。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4-01-23 12:57
                回复
                  离娄第四
                  这一篇的“天下”、“国家”、“四海”等词汇突然变多,所以对应于《大学》中的治国、平天下两章。虽说从修身的角度看,这已经是后期阶段了,但是个人的命运笼罩在国家之下,多了解一些总是好的,顺便看看修身不到位就治国的下场,也算是修身的一种意义吧。
                  上篇一开篇,便以层层递进的方式,论证先王之法的重要性与合理性,因为那是古代君王和贤臣们的经验,是一群德才兼备的聪明人互相讨论、颁布推行、调查结果、完善修改,如此过程重复迭代了千百年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没理由不遵守;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书者,古书也,即先王之法也。孟子先生随后便论述不遵守、或者遵守得不到位的后果:身弑国亡,不保四海社稷、难顾宗庙四体,执热而不以濯,自作孽不可活,终身忧辱以死……可谓对子路先生疑惑的完美解答。
                  如果说上篇论述遵守先王之礼法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不遵守的危险性,偏重于理论层面的话,那下篇就是举一些历史上的人为例,让论证更有说服力。
                  舜、文王,贤君也,守先王法之典范也;子产,贤人也,乘舆济民足见其宅心仁厚也,但方式不太对;齐宣王,不忍觳觫之牛,有望成为贤君也,但大臣不给力,先王之法的实施终究只是泡影;孔夫子,终其一生热爱周礼、使用周礼、推广周礼,但君王不给力……
                  所以可以看到,守先王之法不会害人,反而会帮人;不会乱国,反而会兴国。但期望守先王之法却方式不对,不就相当于没守吗?所以后面又讲了一些例子,说明秉礼应该灵活:
                  逄蒙杀弈——收徒应选忠厚之人,避免被白眼狼背刺;
                  恶人祭祀——品行重于外貌,当下之诚伪重于过往之善恶;
                  孟子简驩——众人历位逾阶,谄媚也。孟子不为所动,秉礼也;
                  待我横逆——君子虽量大心宽,但不受无故之诋毁、不行无端之自反也;
                  与匡子游——流俗之好恶不等于礼法之好恶;
                  禹稷颜子、曾子子思,行不同却心同。行者何?地位出身、境况遭遇之类也;心者何?秉礼之心也。
                  所以学礼容易,灵活地秉礼却难。好在这个“灵活”是可以学的,是需要学的,也是一定能学会的。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24-05-09 23:08
                  回复
                    权变的定义
                    有人觉得《离娄》下篇中的那些例子里都有“变”,故而认为属于权变,其实不然。那些只是看起来变了,但其实没变。因为从始至终做的事情只有一件:秉礼而行,即守先王之法而行。譬如不同的方圆长短,都用直尺圆规来量,方圆长短对应于事情,直尺圆规对应礼法。人们之所以觉得有“变”,是因为他们的直尺和圆规没有跟先王之法的直尺和圆规校准,量出来的结果有问题,用有问题的结果来评价事物,当然觉得“变”了。他们就跟《离娄》下篇中的其他人一样,觉得不该与匡章游、觉得恶人永远都不能祭祀上帝、觉得不能让子敖尴尬,应该上去打招呼等等……,总之,他觉得那个人应该这么做,那个人却没有这么做,当然觉得有“变”了。他们或许没意识到自己的直尺圆规还需要校准,或者认为已经校准好了,将这个结果当做“礼法”的结论,你能说这不是一种“诚实”的体现吗?看到的情况与“礼法”结论有冲突,他们因此而觉得“变”,顺着这个角度想,你能说他们将此情况称之为权变有什么错误的地方吗?
                    但我们不需要这么多的议论,我们想知道古人认为的“权变”。
                    根据原文来看,古人认为的真正的权变,其定义是礼法要求这样做,但不得不那样做,如之前的“嫂溺援之以手”,以及下一篇中的“舜不告而娶”。先王之法要求“男女授受不亲”、“娶妻必告父母”,但“见义勇为”、“无后为不孝之大”也是先王之法。虽然能守住男女有别之义,却害了救人性命之更大的义;虽然守住了娶妻告父母的义,却因为父母不会同意而不能娶妻生子,害了更大的孝顺之义。所以舍小义而保大义,是为权度之法,此之谓权变。
                    权变的前提是已经秉礼而行,即将自己的规矩尺度与先王的进行了校准,然后才能在某些情况下“权变”。当然,权变的情况是很少的,大部分还是简单地秉礼而行即可,省心省时省力。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24-05-11 13:55
                    回复
                      万章第五
                      ——孝子之心到底是什么心?
                      顾名思义,本篇是以孟子先生学生万章的提问为主。
                      孟子七篇中出现最多的学生有万章,公孙丑,公都子等。最后「尽心」篇中有个“万子”,或许孟子一书还有万章的学生参与编写?
                      上篇开篇,万章问道:为何父母对舜那么不好,舜还因为远离家乡而哭泣?
                      我不知道别人看到这里怎么想,反正我想到了自己在孟子吧发的第一个帖子,当时下雨心情低落,然后家人生了大病,我在外地想回去却还有期末考试,忧心忡忡而无可奈何,只能不断打电话询问,同时向上天恳求,让痛苦转移到自己身上,幸运的是第二天情况变好了。
                      这如何让人不担忧?
                      我当时觉得那种忧愁状态才是真实的世界,岁月静好只是一种消耗时间的陷阱。所以当时我问「君子有终身之忧」到底在忧什么?以及经常担忧到底好还是不好?有人评论说不好,因为「忧」可不是什么好字。
                      现在我发现,当时的自己是对的。我看到「舜泣于旻天」有了共鸣,当时的自己知道旁人无法感同身受,也只能流着泪向天祈祷;「舜其至孝矣,五十而慕」,大舜的这种忧愁到了知天命之年仍未消散,并没有因为杂七杂八的事情而丢了本,我却要靠着疾病的提醒才后知后觉,这就是与孝子的差距吧;「舜视弃天下犹弃敝屣也」,没什么不能舍弃的,我却患得患失,实在可耻。
                      最难相处的家,舜也能相处得井井有条,人们相信他的孝顺,万物也相信他的孝顺,鬼神也相信他的孝顺,天地就更不用说了。
                      所以大舜通过孝顺,将道德积累到了圣人的境界。如果不当天子、不为人知,难道就不是圣人了?
                      所以孝是最重要的德,百善孝为先;孝顺分「生事葬祭」,其中生事又比葬祭重要;「生事」中,又有多种,大概最重要的是陪伴与尊敬吧?
                      所以四书是写给孝子看的。苟非其人,仁义不空出。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24-06-06 13:2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