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吧 关注:2,275,967贴子:16,460,813

回复:【通俗】请教存在主义的通俗解释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说尼采:
在克尔凯郭尔之后,哲学家尼采更是宣扬上帝死了,他推翻了两千多年来西方的信仰体系,就象“陀思陀耶夫斯基”所说的:“如果上帝死了,那么什么事情都将被允许。”上帝死了,意味着西方人追求的那个终极真理和终极意义都不存在了。
那么接下来该怎么办呢?
尼采说,如果真理、意义、信仰体系都崩塌了,每个人都应该去追寻属于自己的、独特的生命意义。
尼采的思想极具批判性,他批判西方几千年来的理性主义、科学主义和伦理道德。他说要重估一切价值,他提出了超人哲学。所以尼采思想的本质是:探寻生命的意义。
尼采思想极具煽动性,他有很多脍炙人口的名言:
那些杀不死你的,必将使你更加强大。
一个人知道为什么而活,他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他用呐喊的方式,唤起了人们的自我意识,让每个人去追寻自我存在的意义。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4-01-21 12:28
回复
    说萨特:
    和用理性去追求终极的真理不一样,存在主义的思想核心是:人的存在才是最重要的——所有真理、本质、真相、目的和意义等等,都是建立在人的存在这么一个基础之上的。而相反,如果没有人的存在,一切都将变得没有意义。
    所以从这个角度说,是先有人的存在,才有世间万物的本质,所以萨特提出了“存在先于本质”的思想。
    而存在先于本质又意味着什么呢。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24-01-21 12:31
    收起回复
      萨特哲学思想立论的时代背景:
      存在主义是上世纪40年代慢慢流行起来的,在二战结束之后,战争的阴霾还没有完全散去,在这种存在恐慌、消极的社会大环境下,萨特关注着那些逃避现实的年轻人,他们迫切的想要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和生命的意义。
      1945年10月,萨特在现代俱乐部做了一次“存在主义是人道主义”的演讲,演讲中,萨特提出了著名的:存在先于本质。在萨特看来,存在主义就是一种人道主义,是一种使人生成为可能的学说。明确了人是自由的,任何时候都可以自由做出选择,并同时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24-01-21 12:33
      回复
        那么什么是存在先于本质呢?
        存在主义其实有两种:一种是基督教的存在主义,一种是无神论的存在主义。而萨特是无神论存在主义的代表。而两种存在主义的共同点都是:存在先于本质。他们都认为,哲学必须从主观开始。也就是说,世界的存在,世界的本质和意义,都是以人的存在为基础的。是先有了人的存在,才有了世界的存在和意义。这种思想在我们今天看来还可以接受。但其实在宗教盛行的欧洲,当时是非常离经叛道的,因为无论在上帝造物的有神论里,还是18世纪无神论哲学里面,无论是迪德罗,伏尔泰还是康德的哲学里面,都是本质先于存在的。因为当时西方社会的世界观普遍认为,上帝就是那个本质。是先有了上帝,才有了世界万物的存在和存在的意义。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24-01-21 12:39
        回复
          很多人说,人生一切的行为和意义,都是上帝赋予的。自从尼采喊出上帝死了之后,无神论者的存在主义认为,应该有个东西是先于本质就存在的。先有这个东西,然后才有什么概念来说明它。而萨特认为,这个东西就是人。或者在海德格尔的思想里,就是人的存在,或者说“此在。”
          所以萨特说,存在先于本质。就是说,先要有人的存在,然后再给世间万物赋予目的和意义。所以人的本性是没有的,因为上帝不存在了,没有一个在人存在之前就先天存在的本质。人就是人,人除了自己认为的那样之外,什么都不是。这就是存在主义的第一原则:存在先于本质。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24-01-21 12:41
          回复
            我们任何时候都有选择的自由。比如我们有些人常说,我想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但为何却总是实现不了呢?因为我们不敢为这样的自由选择而承担责任。人在任何艰难处境都有选择的权利。至少你可以选择用怎样的心境去面对这样的艰难处境。但是你真的有勇气面对这样的自由选择吗?很多人是不敢的,因为自由意味着责任。就象哲学家卢梭说,人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一样。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24-01-21 12:44
            收起回复
              萨特存在主义哲学之二:意识
              人生而自由,但我们可以进一步追问:为什么人是自由的呢?其实萨特所说的自由,要比我们所说的自由选择更加深刻一些。萨特存在主义的特点并不是自由,而是意识。
              意识和自由是什么关系呢?
              在了解萨特存在主义的意识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两个概念:自在、自为。萨特区分了两种存在,一种是自在的存在,也就是物的存在:一张桌子、一个杯子、一部手机等等。另外一种是自为的存在,也就是人的存在。他们之间的关键差别是,是否有意识。
              意识具有指向性,自发性,意识也是自由的,而且是绝对自由的。
              一方面作为自为的存在,因为有意识参与,是自由的,是不确定的,处在不断的寻求和运动变化之中。而另一方面,作为自在的存在,因为没有意识,所以自在是毫无意义的,不包含任何区别的东西。
              我举个例子:比如桌上,有一个苹果。但苹果这个概念显然是我们赋予的,是人的意识附加上去的,所以我们看到的苹果并不是自在的存在,只有把人所有的主观意识去掉的那个东西,才是真正的自在的存在。这一点有点类似于康德哲学里面的物自体,是在物质表象背后的本真的存在。而人作为一种自为的存在,是意识让我们对眼前这个自在的东西称之为苹果。
              从另外一方面看,是意识区分了自在与自为的存在,使它们具有了意义。但是意识本身是空洞和盲目的,没有任何意义的。比如意识没有依附于某个人之前,意识就没有任何意义。意识具有指向性,也就是它会不断的寻求和依附某个自在的存在物。
              比如我看见了眼前的苹果,大脑里面想着某个人,这些都是我们意识的作用。但如果没有我这个主体,意识也将毫无意义,就象空气中的一缕青烟一样。所以萨特说,就象一个外在于人和世界的幽灵一样,它无影无相,却又不甘寂寞,四处游荡,它就是无。又像一个待填满的空瓶子,总是对存在有所要求。它让自在获得了意义,而自在唯一的作用,就是被动的等待意识创造的力量。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萨特所说的意识就是虚无,是一种反思前的意识。这有点类似于尼采和叔本华哲学里面的“意志,”类似于一种本能和冲动。但是这种意识是绝对自由的,它会去主动的寻找自在之物,去赋予它们意义和本质。所以意识和事物在本质上是不同的,事物是外在于意识的。如果说事物是有的话,那么意识就是无。萨特一直强调意识的虚无性,任何具有实质性的东西都被排除在意识之外。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24楼2024-01-21 12:45
              收起回复
                看了萨特的著作《存在与虚无》之后,我们其实可以把他的论点简单理解为:存在的基础就是虚无。
                意识是虚无的,但是意识的存在使得事物获得的意义让事物得以存在,尤其是让人获得了存在的意义。这听起来是不是有点类似于我们道德经常说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道家思想中的这个道,与存在主义哲学中的这个意识,是非常类似的概念。所以,东西方哲学思想在表达方式上虽然不一样,但是思想的底层是非常类似的。万物的根源是什么?是什么让万物具有了意义等等,这些思想的深处都可以在东西方哲学里找到类似的答案。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25楼2024-01-21 12:50
                回复
                  萨特存在主义哲学之三:自由的另一面
                  在萨特存在主义哲学里面,意识,并不是我们理性中的意识,相反,意识是一种反思前的意识,是理性之前的意识。意识具有偶尔性和随机性,意识是没有意义的,但是它是绝对自由的。
                  萨特说,意识就象空气中的一缕青烟,世界中的一种幽灵,它就是虚无。在意识的基础上,萨特区分了两种存在:一种是自在的存在,一种是自为的存在。所谓自在的存在,就是事物本身,有点类似于康德哲学里面的物自体。它是没有意识参与的,也是没有意义和本质的。而自为的存在就不一样,它是自在之物与意识的结合。因为有了意识的参与,自为的存在变得有意义,同时也拥有绝对的自由。而自为的存在的典型就是人。人是自由的,有本质和意义的,而在人之外,则是自在的存在。它们完全是被动和消极的,它们没有任何意义和本质。所以当它们作为人的对象物存在时,人的意识赋予了它们意义和本质。物的本质是人的意识决定的。那么人的本质呢?萨特说,人的本质是“有待形成的。”换句话说,物的本质是固定不变的,而人赋予的。而人的本质是永远都不固定的,永远处于变化中的。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26楼2024-01-21 12:52
                  收起回复
                    举个例子来说,一个杯子,一根铅笔,它的本质显然是人赋予的,杯子是用来装水的,铅笔是用来写字的,甚至连铅笔和杯子的名称都是人赋予的,所以外在事物的本质都是人赋予的,它们是先于存在的,因为在它们出现之前,杯子和铅笔的本质,就已经存在于人的意识中了。所以对于外在的事物来说,是本质先于存在的。而人这种自为的存在,则正好相反,人的本质是有待形成的,或者说是不固定的。因为人有自由的意识,你未来是一个科学家,还是一个老师,还是一个医生,还是一个别的什么样的人物,是完全不固定的,没有一个预先设定。不像一个杯子,被制造出来就是装水的。人的存在,是没有预设的,所以人的存在要先于本质。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27楼2024-01-21 12:55
                    回复
                      萨特通过意识来区分了人与其他事物的存在。并且根据意识的特性,推出了人这种自为存在的特性,拥有绝对的自由,拥有永远不固定的本质。人一生下来是没有固定的本质的,每个人的本质都是不固定的,是后天形成的,是通过人的自由选择不断塑造的,并不是按照预先设定的路线生活的,每个人都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本质,做人生的主人。这是人的自由积极的一面。自由主义,也是存在主义最核心的价值观之一,也是萨特一生所奉行的实践精神。他反对传统价值观的束缚,自由选择自己的婚姻方式,甚至还选择不接受任何官方的荣誉,成为第一个拒绝领取诺贝尔文学奖的人。但在萨特存在主义哲学里面,自由又具有某种消极和否定的一面。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28楼2024-01-21 12:56
                      回复
                        哲学家康德说,自由并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你不想做什么就可以不做什么。换句话说,你可以有说“不”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在萨特的思想里面,意识的自由也是类似的,自由也意味着你对过去的否定,而且是必然的否定,而这种否定性是意识自由与生俱来的特性。
                        比如你现在的本质,是过去行为的结果,它并不代表未来。换句话说,你现在的本质只能在未来中去寻找,这种不确定性也给我们带来了焦虑和不安,人总是以焦虑和期待的态度去面对未来。因为人是自由的,本质是不固定的。过去为现在而产生,现在为将来而产生,将来又是什么呢?唯一可以确定的,就是将来不是过去或者现在的重复,是对过去和现在的一种否定。或者说,现在什么都不是,现在作为自为,就是否定性的,是一种虚无,这是存在与虚无的另外一面。
                        总结说,自由有积极的一面,它让我们拥有了本质,可以自由的创造。也有消极的一面,它让我们永远的生活在否定之中,生活在不确定性中。
                        黑格尔说,凡是现实的,都是合乎理性的,凡是合乎理性的都是现实的。其实这句话的意思,并不是对现实的一种辩解,而是对现实的一种否定。他的意思是说,凡是现存的,都一定会走向灭亡。萨特的思想其实深受黑格尔辩证思想的影响。意识的绝对自由,更多的表达为一种否定。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29楼2024-01-21 12:57
                        回复
                          萨特存在主义哲学之四:虚无的内涵
                          虚无是什么都没有吗?当然不是。
                          在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里面,虚无至少有两个内涵:
                          首先,存在主义的起点是意识,而意识是一种虚无。这种意识是一种纯粹的意识,是一种没有目的,没有任何内容的存在。所以从这个层面来说,意识就是虚无的。这让我们想到了道家思想的道,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在道家思想里面,道,是一种似在非在的存在。世间万物都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而无才是世界的初始和本源。
                          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的起点是意识,意识具有指向性,它指向外物,它赋予对象本质和意义,但是它本身是没有意义的,所以它是一种虚无。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30楼2024-01-21 13:00
                          收起回复
                            其次,在萨特的哲学思想里面,不仅意识是一种虚无,世界其实也是一种虚无。人的本质同样也是虚无的。为什么呢?因为人是一种自为的存在,人有意识,而意识是虚无的,是绝对自由的。所以人的这种自为的存在,并没有固定的本质。另外一方面,这是因为人的虚无的本质,所以没有任何条条框框可以限定我们,人拥有绝对的自由,而这种自由是意识赋予我们的。萨特的《存在与虚无》,其实就是存在,就是自在的存在。而虚无,就是自为的存在。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31楼2024-01-21 13:01
                            回复
                              因此,虚无具备两个特性:自由、否定性。
                              苏格拉底说,未经反省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人的自由在于思想的自由。
                              卢梭说,人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康德说,自由不是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你不想做什么就不做什么。
                              因此,自由是一种说不的权利,而萨特的自由观,是建立在虚无的基础上的,是源自意识的绝对自由,但这种绝对的自由导致没有固定的本质。同时这种自由是一种甜蜜的负担。因为自由意味着责任,而责任会带来痛苦。意识是虚无的,而虚无虽然表现为自由,但其实根本的特性是否定的,这其实有点违背我们的直觉。为什么自由也意味着否定性呢?因为自由意味着我们永远不是什么,而是即将成为什么。而人这种自为的存在,也一直生活在否定中。比如说你现在拥有的财富、地位和名誉,可能在明天就会化为乌有。这样的事情我们看了很多了。另外这种否定性还表现在,我们永远在追求着什么,我们永远不知足,也表现出一种对自我的否定。永远在要求现实对自我的超越。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32楼2024-01-21 13:0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