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钗吧 关注:3,006贴子:411,447

探究曹脂本旨,还原红楼真相,追慕群芳之冠

  • 32
    白雪梵音薛宝钗传(注释版) 【标题诗】 古鼎新烹凤髓香,那堪翠斝贮琼浆? 莫言绮縠无风韵,试看金娃对玉郎! ——曹雪芹《金玉姻缘赞》 任呼牛马从来乐,随分清高方可安。 自古世情难意拟,淡妆浓抹有千般。 ——立松轩《题戚序本石头记》 【剧本说明】 暮色沉沉的潇湘馆,病势垂危的黛玉将诗稿赠与宝钗,托她一辈子照护宝玉。危机重重的荣国府,刚刚嫁作人妇的宝钗苦苦周旋于丈夫、公婆、妯娌之间,忠心耿耿、步履维艰。贾府被抄,
  • 2
    脂本宝钗与冉阿让 外国文学作品中最像脂本宝钗的,我觉得是《悲惨世界》中的冉阿让。当然,这种相似是指怜愍众生的法爱精神,而不看性别、年龄、时代、出身的差异。国内研究比较文学的,也有拿宝钗跟外国文学作品中人物类比的,但比较常见的是跟《源氏物语》中的紫姬、《飘》中的梅兰妮等女性人物对比,还没人想到拿去跟冉阿让这样的老男人进行对比的。 冉阿让拥有强大的世俗能力,不管是搞发明、经商办工厂、从政当市长,还是越狱
  • 1
    宝钗爱宝玉乃是脂本原著中的基本事实 宝钗爱宝玉,这是脂评本原著中的一个基本事实。庚辰本第34回写的很清楚,宝玉挨打以后,宝钗探伤,一不留神就对宝玉说出“亲切稠密,大有深意”的话来,以至于“红了脸,低下头,只管弄衣带,那一种娇羞怯怯,非可形容得出者”。如果宝钗不爱宝玉,对宝玉只是姐弟之情,如何会“红了脸,低下头”、“娇羞怯怯”?这是用单纯的姐弟之情,无论如何也搪塞不过去的。另外,用礼法方面的理由也说不过
  • 5
    宝钗爱宝玉乃是脂本原著中的基本事实 宝钗爱宝玉,这是脂评本原著中的一个基本事实。庚辰本第34回写的很清楚,宝玉挨打以后,宝钗探伤,一不留神就对宝玉说出“亲切稠密,大有深意”的话来,以至于“红了脸,低下头,只管弄衣带,那一种娇羞怯怯,非可形容得出者”。如果宝钗不爱宝玉,对宝玉只是姐弟之情,如何会“红了脸,低下头”、“娇羞怯怯”?这是用单纯的姐弟之情,无论如何也搪塞不过去的。另外,用礼法方面的理由也说不过
  • 38
    白雪梵音薛宝钗传(注释版) 【标题诗】 古鼎新烹凤髓香,那堪翠斝贮琼浆? 莫言绮縠无风韵,试看金娃对玉郎! ——曹雪芹《金玉姻缘赞》 任呼牛马从来乐,随分清高方可安。 自古世情难意拟,淡妆浓抹有千般。 ——立松轩《题戚序本石头记》 【剧本说明】 暮色沉沉的潇湘馆,病势垂危的黛玉将诗稿赠与宝钗,托她一辈子照护宝玉。危机重重的荣国府,刚刚嫁作人妇的宝钗苦苦周旋于丈夫、公婆、妯娌之间,忠心耿耿、步履维艰。贾府被抄,
  • 8
    白雪梵音薛宝钗传(注释版) 【标题诗】 古鼎新烹凤髓香,那堪翠斝贮琼浆? 莫言绮縠无风韵,试看金娃对玉郎! ——曹雪芹《金玉姻缘赞》 任呼牛马从来乐,随分清高方可安。 自古世情难意拟,淡妆浓抹有千般。 ——立松轩《题戚序本石头记》 【剧本说明】 暮色沉沉的潇湘馆,病势垂危的黛玉将诗稿赠与宝钗,托她一辈子照护宝玉。危机重重的荣国府,刚刚嫁作人妇的宝钗苦苦周旋于丈夫、公婆、妯娌之间,忠心耿耿、步履维艰。贾府被抄,
  • 9
    曹脂尊钗抑黛的立场与拥林派红学相反 关键在于曹雪芹、脂砚斋的立场与拥林派完全相反,曹、脂的立场是尊钗抑黛,将宝钗盛赞为艳冠群芳的群芳之冠。,林黛玉不过是《红楼梦》所批判、反思的人物。拥林派却把《红楼梦》所批判的林黛玉强行树立为女圣,同时试图强行将曹、脂最为敬爱的宝钗给诬蔑诋毁下去,所以拥林派不可能尊重脂评本原著原文,只能沿着反原著、反曹脂的方向越走越远,发明出一个又一个骇人听闻的谬论来圆谎,等于不
  • 45
    白雪梵音薛宝钗传(注释版) 【标题诗】 古鼎新烹凤髓香,那堪翠斝贮琼浆? 莫言绮縠无风韵,试看金娃对玉郎! ——曹雪芹《金玉姻缘赞》 任呼牛马从来乐,随分清高方可安。 自古世情难意拟,淡妆浓抹有千般。 ——立松轩《题戚序本石头记》 【剧本说明】 暮色沉沉的潇湘馆,病势垂危的黛玉将诗稿赠与宝钗,托她一辈子照护宝玉。危机重重的荣国府,刚刚嫁作人妇的宝钗苦苦周旋于丈夫、公婆、妯娌之间,忠心耿耿、步履维艰。贾府被抄,
  • 0
    白雪梵音薛宝钗传(注释版) 【标题诗】 古鼎新烹凤髓香,那堪翠斝贮琼浆? 莫言绮縠无风韵,试看金娃对玉郎! ——曹雪芹《金玉姻缘赞》 任呼牛马从来乐,随分清高方可安。 自古世情难意拟,淡妆浓抹有千般。 ——立松轩《题戚序本石头记》 【剧本说明】 暮色沉沉的潇湘馆,病势垂危的黛玉将诗稿赠与宝钗,托她一辈子照护宝玉。危机重重的荣国府,刚刚嫁作人妇的宝钗苦苦周旋于丈夫、公婆、妯娌之间,忠心耿耿、步履维艰。贾府被抄,
  • 25
    白雪梵音薛宝钗传(注释版) 【标题诗】 古鼎新烹凤髓香,那堪翠斝贮琼浆? 莫言绮縠无风韵,试看金娃对玉郎! ——曹雪芹《金玉姻缘赞》 任呼牛马从来乐,随分清高方可安。 自古世情难意拟,淡妆浓抹有千般。 ——立松轩《题戚序本石头记》 【剧本说明】 暮色沉沉的潇湘馆,病势垂危的黛玉将诗稿赠与宝钗,托她一辈子照护宝玉。危机重重的荣国府,刚刚嫁作人妇的宝钗苦苦周旋于丈夫、公婆、妯娌之间,忠心耿耿、步履维艰。贾府被抄,
  • 6
    今天出了红海遨游,献给宝姐姐
  • 4
    恭贺宝钗生日(2021年辛丑正月二十一日)
  • 1
    宝钗是极有佛缘的女性 脂本宝钗其实是极有佛缘的女性。她的冷香丸、金锁是癞头和尚所送,她的婚嫁是癞头和尚亲自操心牵线。宝钗最爱的曲子是《山门、寄生草》,她最谙熟的典故是六祖慧能的《坛经》,她的偶像是和尚鲁智深。宝钗自己的诗作所关心的也是世人能不能解悟佛法的“梵铃声”。所以,不管从哪个角度说,宝钗都是佛缘很深的女性。拥林派、87粉只说宝钗试图阻止宝玉参禅,而无视宝钗最后这句“方才这句机锋尚未了结,这便丢开
  • 6
    宝钗是极有佛缘的女性 脂本宝钗其实是极有佛缘的女性。她的冷香丸、金锁是癞头和尚所送,她的婚嫁是癞头和尚亲自操心牵线。宝钗最爱的曲子是《山门、寄生草》,她最谙熟的典故是六祖慧能的《坛经》,她的偶像是和尚鲁智深。宝钗自己的诗作所关心的也是世人能不能解悟佛法的“梵铃声”。所以,不管从哪个角度说,宝钗都是佛缘很深的女性。拥林派、87粉只说宝钗试图阻止宝玉参禅,而无视宝钗最后这句“方才这句机锋尚未了结,这便丢开
  • 0
    宝钗诗作创新在思想内涵,黛玉诗作创新在外部形式 我在《论宝钗》第八章中指出过一个现象,钗、黛的诗作都追求新意,但黛玉诗的创新通常是沿着主流社会、主流意识所指引的方向更进一步,道人所未道。而宝钗诗的创新却是向着批判主流社会、嘲讽主流意识的方向去做翻案文章,思人所未思。比如,《五美吟》中的《红拂》一首说的是女人要选对夫主,要“巨眼识穷途”,趁早选对有上升空间的“潜力股”男人,而不能死守“尸居余气”、无
  • 0
    宝钗诗意在“讽刺时事”、“只以品行为先”! “宝钗诗全是自写身份,讽刺时事,只以品行为先,才技为末。”这是脂砚斋对宝钗诗作的评判和定位,也是对宝钗诗风的最好概括。宝钗拥有很高的文学天赋,却并不把作诗本身当作正事,即使要写诗,也是要彰显其高洁品格和愤世精神,特别是勇于“讽刺时事”、“借蟹讥权贵”。林黛玉的诗虽然数量很多,却大多只是在“邀恩宠”、“独立名”或者为自己的婚姻名位而患得患失、伤春悲秋,没有
  • 0
    宝钗很明显是女娲而非警幻 宝钗很明显是女娲,而不是警幻仙子。道理很简单,宝钗不管前世为谁,到第5回的时候,她已经投胎为人。不可能同时还以女神的身份管理天界的一群仙女。女娲符合这一点,自第1回写了娲皇氏炼石补天、弃置顽石以后,书中就再未提及女娲在天界的事迹。也就是说,女娲此后投胎为人,这是完全可行的。但第5回警幻却向宝玉自我介绍云:“吾居离恨天之上,灌愁海之中,乃放春山遣香洞太虚幻境警幻仙姑是也。”可见
  • 1
    真钗粉理当支持宝钗嫁给宝玉(或鲁智深) 如果是真钗粉(脂本宝钗粉)就应该支持宝钗嫁给宝玉,或者宝钗嫁给鲁智深。毕竟,在脂评本中宝钗、宝玉的金玉良姻才是曹、脂设定的官配——“莫言绮縠无风韵,试看金娃对玉郎”、“钗、玉二人形景较诸人皆近”。而鲁智深则是宝钗心中的偶像。如果真能理解宝钗的愤世嫉俗、淡泊出世,那就能够懂得为何宝钗憎恶当时所有读书做官的男子,而唯独欣赏宝玉、崇敬鲁智深。 反对宝钗嫁宝玉的,大多
  • 58
    真钗粉理当支持宝钗嫁给宝玉(或鲁智深) 如果是真钗粉(脂本宝钗粉)就应该支持宝钗嫁给宝玉,或者宝钗嫁给鲁智深。毕竟,在脂评本中宝钗、宝玉的金玉良姻才是曹、脂设定的官配——“莫言绮縠无风韵,试看金娃对玉郎”、“钗、玉二人形景较诸人皆近”。而鲁智深则是宝钗心中的偶像。如果真能理解宝钗的愤世嫉俗、淡泊出世,那就能够懂得为何宝钗憎恶当时所有读书做官的男子,而唯独欣赏宝玉、崇敬鲁智深。 反对宝钗嫁宝玉的,大多
  • 18
    白雪梵音薛宝钗传(注释版) 【标题诗】 古鼎新烹凤髓香,那堪翠斝贮琼浆? 莫言绮縠无风韵,试看金娃对玉郎! ——曹雪芹《金玉姻缘赞》 任呼牛马从来乐,随分清高方可安。 自古世情难意拟,淡妆浓抹有千般。 ——立松轩《题戚序本石头记》 【剧本说明】 暮色沉沉的潇湘馆,病势垂危的黛玉将诗稿赠与宝钗,托她一辈子照护宝玉。危机重重的荣国府,刚刚嫁作人妇的宝钗苦苦周旋于丈夫、公婆、妯娌之间,忠心耿耿、步履维艰。贾府被抄,
  • 0
    白雪梵音薛宝钗传(注释版) 【标题诗】 古鼎新烹凤髓香,那堪翠斝贮琼浆? 莫言绮縠无风韵,试看金娃对玉郎! ——曹雪芹《金玉姻缘赞》 任呼牛马从来乐,随分清高方可安。 自古世情难意拟,淡妆浓抹有千般。 ——立松轩《题戚序本石头记》 【剧本说明】 暮色沉沉的潇湘馆,病势垂危的黛玉将诗稿赠与宝钗,托她一辈子照护宝玉。危机重重的荣国府,刚刚嫁作人妇的宝钗苦苦周旋于丈夫、公婆、妯娌之间,忠心耿耿、步履维艰。贾府被抄,
  • 1
    海圃主人《续红楼梦新编》对宝钗守节和妇德的赞誉 海圃主人《续红楼梦新编》第1回“敦妇道勋府持家”对宝钗守节和妇德的赞誉: “查得敷文真人妻室薛宝钗,在家奉母,克尽其心,待兄曲全其义。及于归后,仰体公姑,和睦姊妹,静守女箴,克娴妇道。理合笃赐麟儿,以慰柏舟,以光阀阅。” 这个可以反映清代一部分拥钗派(程本宝钗粉)的思想,跟曹雪芹、脂砚斋(脂本宝钗粉)既赞美宝钗的贤淑妇德,又赞美宝钗的愤世出世,有所不同。
  • 10
    宝钗“虽离别亦能自安”系孀居女性中的特例 明清时期女性一旦丧夫,往往境遇十分悲惨。除了她们学的是当贤妻良母之外,还有一些客观原因:第一,古代的谋生行当多数是体力活,尤其是农活。女性体力弱,在没有现代机械、改良种子、化肥的情况下,女性要完成耕种很难。第二,古代强调男女之别,年轻女性不宜出门抛头露面,很难在男性为主体的政商关系网络中占据一个较好的位置。即使不顾礼法出来抛头露面,还容易遭到欺负和骚扰。所
  • 5
    袭人与珍珠以及紫鹃与鹦哥的渊源 袭人、珍珠早稿中本来是两个人, 今稿中袭人与珍珠合二为一,袭人被说成是珍珠改名,但庚辰本第29回在袭人之外又出现了珍珠。这实际上是曹雪芹删漏了。高鹗发现了这个问题,于是程本将袭人的原名改为蕊珠,让袭人与珍珠变回两个人。顾太清依据这个思路,又改为嫁蒋玉菡的是珍珠,而非蕊珠(袭人)。跟袭人与珍珠情况类似的,还有紫鹃与鹦哥(鹦鹉)。甲戌本第8回脂批明说紫鹃是鹦哥改名,但庚辰本第2
  • 0
    红学流派基本分类:林学、贾学、钗学 红学研究千变万化,无非是两大类:一类是老老实实依据原著文本、依据实证说话,一类是背离原文,作节外生枝的误读和曲解。这样来看,历史上的红学无非三大流派:第一是林学。也就是自清道光中期以来的拥林派红学,从对程高本的误读出发,执定捧林诬钗的观念,朝着背离脂评本原文的方向越走越远。涂瀛以降的拥林派评红者皆是其流亚。到了二十世纪,既有的捧林诬钗观念被附加上若干近现代流行的
  • 0
    陈维昭《新红学百年祭》对“新红学”的误读 陈维昭《新红学百年祭》对“新红学”的界定存在很多问题。最大的问题是两个:第一,不该把1954年以后的“反封建”红学划入“新红学”的范畴。第二,不该将陈独秀当作“新红学”的代表人物。事实上,“新红学”是整个红学领域的一个特定的流派,指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开始,由胡适、俞平伯等人开创的,注重作者家世、生平考证,注重版本辨识的一个红学流派。“新红学”的兴起最初是以蔡元培
  • 8
    宝钗、宝玉的精神契合将在后三十回佚稿中全面展开 在前八十回中,宝钗、宝玉之间虽然已经具有“较诸人皆近”的精神契合,但距离二人彻底交心还欠一点火候。就是宝钗毕竟还是希望宝玉能够读书仕进,通过掌握权力,消灭贾雨村之类的赃官,正所谓“酒未敌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是也!但宝玉只想着躲在女儿国中进行逃避。因为这时候贾府的富贵权势还在,宝玉若是肯于有所作为、澄清吏治,他作为贵族子弟还是有这个平台、这个机会
  • 18
    白雪梵音薛宝钗传(注释版) 【标题诗】 古鼎新烹凤髓香,那堪翠斝贮琼浆? 莫言绮縠无风韵,试看金娃对玉郎! ——曹雪芹《金玉姻缘赞》 任呼牛马从来乐,随分清高方可安。 自古世情难意拟,淡妆浓抹有千般。 ——立松轩《题戚序本石头记》 【剧本说明】 暮色沉沉的潇湘馆,病势垂危的黛玉将诗稿赠与宝钗,托她一辈子照护宝玉。危机重重的荣国府,刚刚嫁作人妇的宝钗苦苦周旋于丈夫、公婆、妯娌之间,忠心耿耿、步履维艰。贾府被抄,
  • 18
    白雪梵音薛宝钗传(注释版) 【标题诗】 古鼎新烹凤髓香,那堪翠斝贮琼浆? 莫言绮縠无风韵,试看金娃对玉郎! ——曹雪芹《金玉姻缘赞》 任呼牛马从来乐,随分清高方可安。 自古世情难意拟,淡妆浓抹有千般。 ——立松轩《题戚序本石头记》 【剧本说明】 暮色沉沉的潇湘馆,病势垂危的黛玉将诗稿赠与宝钗,托她一辈子照护宝玉。危机重重的荣国府,刚刚嫁作人妇的宝钗苦苦周旋于丈夫、公婆、妯娌之间,忠心耿耿、步履维艰。贾府被抄,
  • 0
    脂本提示宝钗、宝玉婚后夫妻恩爱及精神共鸣的文字极多 脂评本中提示宝钗、宝玉精神共鸣与婚后夫妻恩爱的地方太多了。从脂批提示后三十回佚稿中宝钗、宝玉婚后“颇有或调或妒、轻俏艳丽等说”,“成其夫妇时”的“谈旧之情”、“钗、玉二人形景较诸人皆近”,到正文宝玉对宝钗的“恋爱之心”,以及《金玉姻缘赞》告诫读者的“莫言绮縠无风韵,试看金娃对玉郎”,强调的都是宝钗与宝玉在思想意志层面的深度契合。曹、脂的写作意图非
  • 8
    关于《红楼梦》改编作品如何算“符合原著”的问题 看见贴吧里87粉与10粉正在争究竟谁“符合原著”,感觉这个问题也值得多说几句。实际上,87版、10版都不符合脂本原著,但两边的剧粉都没有把何为“原著”给说清楚。在我们钗学来看,《红楼梦》原著当然是指脂评本前八十回及其后三十回佚稿。不过,《红楼梦》的改编作品极少有尊重曹、脂立场并严格依据脂评本提示来写的。所以,对于“原著”这个概念也可以适当放宽标准,降低一个档次,
  • 3
    伪靖批有云:“试观证前缘回黛玉逝后诸文便知。”批者大约是将佛教中的“证”理解为“证实”、“证明”之意。但实际上,佛教中的“证”是悟道获得某种果位的意思。比如,“证佛果”、“证罗汉果”。“前缘”并不是果位,这个“证前缘回”并不符合佛教对“证”的用法。而且,按脂砚斋的观点,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也并无真实的“前缘”。所谓“以顽石、草木为偶,实历尽风月波澜,尝遍情缘滋味,至无可如何,始结此木石因果,以泄胸中
  • 4
    脂本正文及脂批皆热烈盛赞金玉良姻 脂本正文及脂批都是热烈盛赞金玉良姻的,从“钗、玉二人形景较诸人皆近”、“颇有或调或妒,轻俏艳丽等说”、“成其夫妇时谈旧之情”到宝玉对宝钗的“恋爱之心”、“莫言绮縠无风韵,试看金娃对玉郎”,再到《寄生草》、《赏花时》,脂评本用了龙象之力来铺垫宝钗、宝玉婚后的夫妻恩爱,以及宝钗对宝玉的精神引导。所以拥林派完全拒绝接受曹、脂尊钗抑黛的立场。程本将金玉歪曲为家长包办强制撮
  • 3
    女娲炼石与金玉良姻 ——似贬实褒的《嘲通灵顽石诗》 甲戌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第8回中有两首诗直接点明了金玉良姻与天界渊源。一首是标题诗《金玉姻缘赞》,另一首是《嘲通灵顽石诗》。前者以“古鼎新烹凤髓香”一句点明,宝钗与宝玉之间的至情法爱犹如太虚幻境中以“麟髓之醅,凤乳之麯”酿成的奇香异酒一样醇香浓烈。后者则直接点明宝钗、宝玉的金玉良姻,实为女娲与顽石转世相配的婚姻: 女娲炼石已荒唐,又向荒唐演大荒。 失
  • 2
    白雪梵音薛宝钗传(注释版) 【标题诗】 古鼎新烹凤髓香,那堪翠斝贮琼浆? 莫言绮縠无风韵,试看金娃对玉郎! ——曹雪芹《金玉姻缘赞》 任呼牛马从来乐,随分清高方可安。 自古世情难意拟,淡妆浓抹有千般。 ——立松轩《题戚序本石头记》 【剧本说明】 暮色沉沉的潇湘馆,病势垂危的黛玉将诗稿赠与宝钗,托她一辈子照护宝玉。危机重重的荣国府,刚刚嫁作人妇的宝钗苦苦周旋于丈夫、公婆、妯娌之间,忠心耿耿、步履维艰。贾府被抄,
  • 22
    白雪梵音薛宝钗传(注释版) 【标题诗】 古鼎新烹凤髓香,那堪翠斝贮琼浆? 莫言绮縠无风韵,试看金娃对玉郎! ——曹雪芹《金玉姻缘赞》 任呼牛马从来乐,随分清高方可安。 自古世情难意拟,淡妆浓抹有千般。 ——立松轩《题戚序本石头记》 【剧本说明】 暮色沉沉的潇湘馆,病势垂危的黛玉将诗稿赠与宝钗,托她一辈子照护宝玉。危机重重的荣国府,刚刚嫁作人妇的宝钗苦苦周旋于丈夫、公婆、妯娌之间,忠心耿耿、步履维艰。贾府被抄,
  • 1
    宝钗产玉(子弟书,全二回) 头 回 几块石头数本松,相看且自适闲情。 家贫不吝池中墨,性癖长消架上灯。 谁遣骚人传稗史,烦予颓笔画蝗虫。 才涂了氤氲海市一痕黑,早见那缥缈蜃楼万丈红。 且说那黛玉香菱托梦景,又谁知主仆三人一样同。 薛宝钗正与云春相议论,忽见个婆子前来禀事情。 说姑娘们暂止清谈姨太太来了,登时间姐妹三人诧又惊。 说奇怪呀起身直奔前堂上,见薛母正与夫人叙话浓。 薛太太一见三人腮带笑,说宝姑娘今来为问
  • 0
    宝钗产玉(子弟书,全二回) 头 回 几块石头数本松,相看且自适闲情。 家贫不吝池中墨,性癖长消架上灯。 谁遣骚人传稗史,烦予颓笔画蝗虫。 才涂了氤氲海市一痕黑,早见那缥缈蜃楼万丈红。 且说那黛玉香菱托梦景,又谁知主仆三人一样同。 薛宝钗正与云春相议论,忽见个婆子前来禀事情。 说姑娘们暂止清谈姨太太来了,登时间姐妹三人诧又惊。 说奇怪呀起身直奔前堂上,见薛母正与夫人叙话浓。 薛太太一见三人腮带笑,说宝姑娘今来为问
  • 4
    再说文新堂萧闲山房评本涉嫌作伪的若干疑点 从源头上说,程本系统实际上是脂本系统的一个分支(程甲本实际以甲辰本为底本)。程甲本、程乙本刊印之后相继被不同书商翻刻,从而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程本系统。其中,东观阁白文本是目前已知的程甲本的最早翻刻本,大约刊刻于乾隆末年,当时并无评语。到了嘉庆十六年(1811年),东观阁重新刊刻了一种带有批语的版本,即东观阁评本。再往后,东观阁评本又其它书商再次翻刻,比如文畬堂本。
  • 5
    新面世的文新堂萧闲山房评本《红楼梦》尚真伪存疑 今日(2021年1月1日)翻阅《红楼梦》版本研究资料,注意到了一种新近面世的程本系统《红楼梦》刊本。该本题曰:“己未仲春新镌。”又题曰:“萧闲山房评点/绣像红楼梦/文新堂梓行”。故被目前的书主及一部分研究者命名为“文新堂刊本”。该本有文新主人识语云: 红楼梦一书向来只有抄本仅八十卷,近因程氏搜辑始成全璧,但系用活字,勘对匪易,书中错落颠倒。复又王东观氏刊刻印刷
  • 25
    白雪梵音薛宝钗传(注释版)弁言 【标题诗】 古鼎新烹凤髓香,那堪翠斝贮琼浆? 莫言绮縠无风韵,试看金娃对玉郎! ——曹雪芹《金玉姻缘赞》 任呼牛马从来乐,随分清高方可安。 自古世情难意拟,淡妆浓抹有千般。 ——立松轩《题戚序本石头记》 【剧本说明】 暮色沉沉的潇湘馆,病势垂危的黛玉将诗稿赠与宝钗,托她一辈子照护宝玉。危机重重的荣国府,刚刚嫁作人妇的宝钗苦苦周旋于丈夫、公婆、妯娌之间,忠心耿耿、步履维艰。贾府被
    郑磊100 12-28
  • 6
    部分续书中关于宝钗、宝玉婚后夫妻恩爱的描写
    郑磊100 12-13
  • 6
    且说宝玉对宝钗的“恋爱之心” 拥林派“小城-花园”等人竭力否认《红楼梦》(脂评本原著)中贾宝玉对于薛宝钗的恋爱之情,认为从作者的立场上看,贾宝玉只有跟林黛玉算“恋爱”关系,跟其他女子皆不是“恋爱”关系。然而,曹雪芹给出的原文,却无疑是狠狠抽打了这些拥林派论者的脸。因为第21回,宝玉作《仿南华经》直截了当地表述说,他对于宝钗的感情正是“恋爱之心”: 焚花散麝,而闺阁始人含其劝矣。戕宝钗之仙姿,灰黛玉之灵窍
    郑磊100 11-12
  • 11
    青云二字一直是拥林派论者用来大肆诋毁宝钗的罪证之一,岂知其不然。青云一词大概有三种释义: 1.指天空等景物 2.指高官厚禄以及远大抱负 3.指山水田园以及归隐之心 我认为以宝钗的性格,她劝宝玉做官完全是为了铲除像螃蟹一样的赃官,青云一词指的是远大抱负。随着红楼梦与色空主题的接近,所有人都在或多或少得往悟的一方面接近。再联系宝钗喜欢的寄生草,从愤慨的“漫揾英雄泪”到洒脱的“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我认为这个是宝钗
  • 2
    宝钗是《红楼梦》中最有佛性的女性! 宝钗其实是最有佛性的女性。如果宝钗不信佛法,癞头和尚为何只为宝钗安排婚嫁?书中写宝钗佛缘的地方很多,除了《寄生草》、慧能语录,宝钗的《镂檀锲梓谜》也以“梵铃声”为向往。宝钗居住的蘅芜苑如“雪洞”一般,放在今天就是最佛系的生活方式。更不要说冷香丸所寓意的“虽离别亦能自安”、“香可冷得,天下一切无不可冷”了 宝钗自己的诗作也多带有佛性:“光阴荏苒须当惜,风雨阴晴任变迁
    郑磊100 10-18
  • 0
    “反封建”谬论其实源于对高鹗续书的误读 反封建云云,其实是源于高鹗续书的一种误读。因为高鹗把金玉良姻与木石姻缘写成是家长包办婚姻与自由恋爱的对立,所以后世一堆拥林派以此展开所谓的“反封建”、反礼教的论述。但实际上,按脂本原著,贾母等家长选中的是黛玉,而不是宝钗。金玉良姻与木石姻缘根本就不是家长包办婚姻与自由恋爱的对立,而是天意宿命与人力强求的对照。我在《钗黛抉择下的红楼众生相》中有详尽分析。 高鹗将
    郑磊100 10-18
  • 8
    尊钗抑黛与钗黛合一的并行不悖 中华书局的《芙蓉小语》一文存在明显的思维误区。此文不满于李汝珍《镜花缘》将芙蓉贬为“花婢”的态度,试图从《红楼梦》中找出若干二美并举的例子,来强行论证所谓“在红楼体系中,芙蓉不输牡丹”的观点。但实际上,在脂评本原著原文中,“尊钗抑黛”与“钗黛合一”原本就是并行不悖的。举出若干有关钗黛合一的事例,并不足以否定作者尊钗抑黛之立场的存在。比如,第5回《金陵十二钗判词》将钗、黛
    郑磊100 12-18
  • 4
    简述四大家族与金陵十二钗的排序原则 《红楼梦》中贾、史、王、薛四大家族是以贾宝玉为中心进行排序的。贾家是宝玉自己家,当然居于首位。其余史、王、薛俱是姻亲,分别是宝玉祖母史太君的娘家、宝玉母亲王夫人的娘家,宝玉妻子宝钗的娘家。从祖母、母亲到妻子,是按照长幼辈分排序的。值得注意的是,四大家族中并无林家,足见曹雪芹一开始就不认为林黛玉与宝玉有缘有分。在作者心目中,宝玉理想中的完美妻子始终是宝钗。 在以前的
    郑磊100 11-10
  • 0
    点评顾城对宝钗佛道精神的认识 顾城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评红者当中确实是对宝钗理解最深刻、最到位的。除了顾城之外,我还没见当时有谁能够体味到宝钗的天性空无和大彻悟境界。那时候即使拥钗派也主要是从温婉贤淑、顾全大局等儒家妇德的角度去解读宝钗的,分析的是程本宝钗。从顾城的引文来看,他读的也是一百二十回的程高本,他很可能还从未接触过脂评本。但他却能从程本的文字中领悟到脂本宝钗的实质。其眼光之高,非同时代的
    郑磊100 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