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钗吧 关注:3,005贴子:411,376
  • 8回复贴,共1

宝钗、老子思想与陆王心学的本质区别(答爱明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郑无极:
你这样理解是不正确的。宝钗认为读书的目的是为了明理,从而有能力辅国治民,如果不是为了这种正义的目的而读书,为了贪欲而读书,则是能力越大危害也越大,“所以竟不如耕种买卖,倒没有什么大害处”,并没有王阳明、李贽那种读书多了会障蔽“童心”的观点。两者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宝钗认为明理者读书更有能力为善,贪欲者读书则更有能力作恶,读书是放大善恶的工具,而不是决定善恶的原因;而王阳明、李贽则认为不读书的状态本来是好的,读了书最多持平而更有可能变坏。将读书本身看作是与“童心”对立的东西,是诱人变坏的原因。所以,我不认为宝钗的思想与王阳明、李贽有任何一致之处。
郑无极:
王阳明的心学和李贽的童心说确实从佛、道那里盗用了不少名词和概念,以至于被程朱理学抓住指责为背叛儒家的异端。但认真对比,李贽的“童心”跟老子的“赤子之心”恰恰是截然相反的两种东西。“童心说”距离佛、道甚至比程朱理学更远。就拿你举出的这句来说,“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老子是把淡泊无欲、见素抱朴之心看作“赤子之心”,李贽则相反,在《童心说》中将龙洞山农所反对的“童儿牧竖,莫不眩耀(于《西厢记》)”的情欲之心当作“真心”、“童心”。简言之,老子说的“赤子之心”是指幼儿情欲、名利欲未起之前的混沌状态,李贽的“童心”则恰指少年情欲、名利欲初起时的强烈欲求。所以,李贽与老子,心学与佛道的相似仅仅是表面的,就其实质是心学借了佛道的某些名词反佛道。


IP属地:四川1楼2018-03-15 14:58回复
    郑无极:
    王阳明的“心”、“良知”当然并未超出儒家忠诚孝悌这些东西,跟李贽的“童心”不同。但由王阳明到李贽,却又是心学发展的必然。因为王阳明排除了对外物的格致,只强调通过个人主观臆想来“致良知”,这就等于取消了儒家经典对于忠孝等伦理的解释权,甚至等于取消了善恶价值判断的客观标准,变成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身好恶来随意解释。而晚明恰是一个放(和)纵的社会,放(和)纵之人自然更热衷于从论述情欲合理性的角度去解释。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李贽将纵(和)欲解释为“童心”、“良知”,自然大受欢迎。王阳明本人虽然未必赞成李贽的解释,但李贽却正是按王阳明学说的逻辑推出的结果,王阳明纵然不赞成也没法反驳,除非他放弃心学


    IP属地:四川2楼2018-03-15 15:50
    回复


      IP属地:四川3楼2018-03-15 16:28
      回复
        顶!


        4楼2018-03-16 15:46
        收起回复
          是的,一开始道家强调的顺应自然,绝圣弃智确实让我产生过他和童心说里童心一样的想法。但后来我想通了,道家的顺应自然是自在寡欲,让人处于淳朴的状态,而童心则是物欲贪欲,这两者是相反的,就像法家是道家思维的逆用一样,虽然两者思维逻辑相似,但最后得出的结论却是相反的。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0-05-25 21:00
          回复
            是的,童心说实际上是反佛道的


            IP属地:四川6楼2020-05-25 21:19
            回复
              不过李贽那里,情欲应该是中性词,本身人都有情欲,这也无可厚非。但关键是不能过度,过度变成情迷则有害。有名利心也正常,本身中心,但若因为名利而自私狭隘,则是反面。李贽童心说本意应该还是反对陈朱理学过分严格的约束,而不涉及情欲放纵这个问题吧。也许汤显祖赞赏情迷,但李贽未必赞同。毕竟看西厢记也只是中性行为,并不必然走向情迷。


              IP属地:江苏8楼2020-05-26 10:42
              回复
                李贽对情欲是不加区分予以肯定的,这一点跟汤显祖一致。实际上,汤显祖、何心隐等人都深受李贽观点的影响


                IP属地:四川9楼2020-05-26 13:4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