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吧 关注:159,694贴子:2,970,100

道法自然

  • 126
  • 38
    大家好,前一阵子发过一些解析《道德经》的帖子,后来感觉错漏挺多,删掉了;又重新组织,再来献丑! 还是以《圣经》部分内容作为补充,这两部经书有着很强的互补性、共通性,或者因为——真理总是指向一处! 下面言归正传。 研究经典,本人认为首先要花大力气、下足功夫,找出它的主题思想,也就是这本经典的核心。 当然,这也是深入了解任何一本著作、一件作品的关键。 《圣经》的核心基本确定下来了,没有太多分歧,可以浓缩为一
  • 112
    道过来,道过去,道了十几年,没有人说清楚什么是道。鉴于时代的热力,吧内的热情,吧友的焦躁,开此一贴,只为说清什么是道。
    lzstry 7-9
  • 47
    一句话提了两个概念,同时说他们的关系是不等。按一般常理,应该是否定一个,肯定另一个。这句话的争论焦点往往在有人认为这句话批可道,立恒道。有人认为批恒道,立可道。但从逻辑上讲,这两者都没错,因为都承认了两个概念的关系是不等。那么要解开这句话的立意,关键看后文在输出什么结论。从后文来看,讲的是有无同出,两者同出。不能只抓住一个概念。从这个结论反观可道非恒道,应该是立可道,批恒道。因为,可道无论如何都没
  • 78
    君王应该怎样管理天下?这是《老子》全文的中心。
  • 218
    A)本体: 德国哲学和物理学家康德首先提出的概念,指与现象对立的不可认识的“自在之物”。至于已经认识到的自在之物,则叫“本质”。现象与本质,是一对哲学范畴。科学上的本质,一定是具体的,不可以是抽象的。 B)规律: 自然(或社会)能量在运动中可重复辩识的轨迹,若运动有着诸多事物参与,则代表诸物之间互相作用的动态关系。规律一定是运动的。恩格斯说:“物体只有在运动中才知道它是什么。”所以,一旦有正确的规律,它
  • 60
      老子讲“无为”,同时也讲“无执”。可见这个“无执”,也是很重要的。所以我们讲“无为”,不能忽略“无执”。无执,可以理解为不执着、不固执。除了在物质上不执着外,还要在心态上、思想上放得开、放得下(去除心理负担、思想包袱等)。   作为人,我们不能执着于一种态度,一种思维,一种认知、一种意见。所以要去除个人主观的态度,改变个人固化的思维,修正个人错误的认知,打破个人过往的成见。也就是说,不能用老眼
  • 122
    刚才去逛网,看到有人对文若愚版的《道德经》如下图评论。先不不管文若愚其人,也不管评者是公推的行家,只对文中“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感兴趣。 先说这句话,帛书版本的,通行版是王版: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王注如下:凡有皆始于无,故“未形”、“无名”之时则为万物之始,及其“有形”、“有名”之时,则长之育之,亭之毒之,为其母也。言道以无形无名始成万物,以始以成而不知其所以玄之又玄也。 为什么通行
    哲丐 11-1
  • 78
    没一个能打的。 包括大小吧主,我敢说能解“上善若水”的,一个也没有,都是直接拍脑袋。
  • 70
    之前一直没有深究郭店楚简《老子》,主要把精力放在马王堆帛书《老子》上,原因有二: 其一:郭店楚简《老子》缺损严重,只有不到全本《道德经》三分之一的内容,没有什么太大的参考价值; 其二:郭店楚简《老子》值得一提的部分,又都是我认为有问题的。比如“天下之物生于有,生于无”,我认为不是什么新思维,而只是脱失了重文符号,少了个“有”字;再比如“绝智弃辩,民利百倍。绝巧弃利,盗贼无有。绝伪弃虑,民复季子”,我
  • 46
    有人总喜欢问,什么是无为。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要搞清楚,概念的定义。定义的内涵,形象的说,就是概念的出身,这个概念从哪里来。概念的外延就是概念的用途,这个概念到哪里去。比如什么是馒头,其内涵可以说成是,用面粉经过发酵后制作成近似圆形的面团,蒸熟以后,叫做馒头。这就是馒头的定义,也就是馒头的内涵,说的是馒头从哪里来。接着可以说,馒头是中国人经常吃的面食。这是外延,也就是馒头往哪里去。 解释无为也要
  • 8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原文译】:老子说,勇于敢做,就会有杀身之祸;勇于不敢做,则可以保全生命。勇的这两个方面,有的时侯有利,有的时侯有害。上天所厌恶的,谁知道是什么缘故呢?因此,圣人也难以说得明白。自然的规律,是不争斗而善于获胜,不说话而善于回应,不须召唤而自动
  • 24
      老子问问题,可以把死物问活这不是一般人可以拥有的   我们在思考的问题,比老子所问差了多少?   要理解一个人,应该先了解他,他的出生他的过往   老子拥有他的问题,这是在他提出这个问题之前无人去问到的   老子的问题有没有答案呢?这或许已经不重要了   因为从问题中发现了另一样东西称之为思想吧!   从思想上去思去想,偶然间创造了智慧   智慧的不断积累与沉淀,于是知识就诞生了   用历史来见证知识所
  • 26
    刚刚看到一个帖子,说老子的《道德经》“没有任何依据”,所以“肤浅”。 我没有在那个帖子里回复,因为发那个贴的人是西哲式的思维,这种思维方式是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不是用来领悟大道的。 老子提到的问题很多,我只举一个直白易懂的栗子,来说明悟道和西哲有什么不同。 老子说“柔弱胜刚强”,这个话本来不是老子原创的,在《黄帝四经》、《太一生水》里面都能看到。 然而,这句话所体现出的上古智慧,确实是老子总结,并且发
  • 98
    人的认知能力是有限的,这点都知道。 集合论:即总集包含子集,比如“马”为总集则白马、黑马为子集。 如果“马”与牛、羊并列做为子集的话,那么“家畜”就可以作为总集。 如果“家畜”和“野生动物”作为子集,那么“动物”就是总集。 如果“动物”与“植物”作为子集,则“生物”可以作为总集。 如果“生物”与“非生物”作为子集,则“物”可作为总集。 接下来就是填空题了: 如果“物”与( )作为子集,则( )可作为总集。 这
  • 91
    现在人对“无”的理解很简单,就是“没有”“不存在”;有就是存在。这种理解也不能说错,只是不够深入。 那么古人是如何定义“无”的呢?同样也很简单,就是“看不见”“无法识别到”。 这跟现在人的理解有什么区别呢? 区别就是,定义为“无法识别”或“看不见”是有范围的,它可以是只针对某一个人来说看不见,也可以是针对某一群人来说看不见;可以是针对现在这个时间看不见,也可以是针对过去某段时间内看不见。 这里的区别就
  • 121
    第一种: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第二种: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哪一种断句才正确? 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 支持者有: 王安石《王安石老子注辑本》 司马光《道德真经论》 苏辙《老子解》 俞樾《诸子平议》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支持者有: 河上公《河上公章句》 王弼《老子注》 唐玄宗《御制道德真经疏》 朱熹《朱子语类》
  • 142
    这个帖子之所以起了这么一个有力的抬头,就是看了那位千年置顶帖主——玄易道人的另个消遣贴,号称要捉妖。我看来看去,这位喊捉妖的就妖气十足,于是决定开炮。此头目作为帝王派首领,长期霸占老吧的主流意识形态,以至于带偏了两位大吧主。 先不说别的,看看那个千年置顶的面酵头里散发的都是些什么味儿—— 老子和庄子的思想有着根本的区别,老子以整体的经世济民为己任,庄子以个体的逍遥自在为追求。他们之间的区别也可以代表
    dyxxnet 7-11
  • 52
    在庄子内外杂33篇当中,有种说法,内7篇是庄子本人写的。外杂可能是其弟子或后人所作。从内7片来看,庄子是个合格的老师,之说以这么说,是看到他的文章有理有据,所谓理就是他的观点。所谓据,就是他举的事例。单从这一点来看,就比道德经要爽的多。因为道德经很多地方,只给理,不给据。读者容易陷入滑疑的沼泽之中。就好比道可道非常道,之所以争议不断,就是这个句子后面没有紧跟事例说明。当然,这只是个横向比较而已,不牵扯
    lzstry 6-10
  • 233
    发现解庄子的人都在争论的是庄子肯定什么?否定什么? 如果你带着这个思路去看庄子,是永远无法理解庄子的。 其实庄子只是对事实现象的客观论述而已,将一些现象发生的原因如实的分析叙述出来。可是代指主观意识的人想要看到的并不是这些内容,他们想要看到的是庄子肯定什么?否定什么?争论习惯的人是很难理解有人会什么都不争论的人是种什么心态的。
  • 445
    在解老这件事情上,有相当一部分人热衷于解字。因为不同版本的存在,同一句话的某个字可能有不同写法,解字派于是充分发挥想象,那个字体出现的时间更早,字的原始意义是啥,导出这句子应该是什么意思。就好比无这个字,有的是亡,有的是無,有的是无。可是这些玩家到了《庄子》这里就傻眼了,所有的字不存在争议,但依然解不出来。所有的故事都能看懂,但依然看不懂故事背后的道理。不信就试试以下两句,看似字的表面意思都知道,
  • 118
    庄子通过齐物论,把道之“大”做了多角度的说明。比如,天地一指,万物一马,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道通为一,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也。总之,他把能想到的,能看到的,都合在一起,而后等闲视之。这是他认为的“大”。道德经里,除了讲到“四大”,道德经还有一个核心概念“自然”。自然这个概念,在庄子原文里没有做过太多的论述。
  • 66
    在齐物论里,庄子举了很多例子,比如,瞿鹊子问长梧子说,孔子说,如果说圣人都很牛,不被事情带着跑,看不到的说成有,看得到的说成无,这其实是不负责任的说法。但是我怎么觉得这说的是得道的状态呢?然后长梧子回答说,孔子去评价圣人的事情,这本身就是件扯淡的事。你再去评价孔子说的这话,也很扯淡。你要让我回答,我只能胡说一气,你也只能胡听一气。最后举了一大堆例子,给出的结论是,是其言也,名为吊诡。大概意思,去评
  • 44
    佛道文化都在讲回归,回归的目的地就是自我,本我,本心这类说法。回归过程是漫长的,不是一蹴而就的,这个过程的各种表现有各种各样的说法,有各种各样的方法,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的内心最后是否安定了,是否不疑神疑鬼了,是否不比较来比较去了,是否不再天天找对手开杠了。道德经讲到恒无名,恒无事,恒无心。佛经讲到清净心,无漏心,心解脱,都是指回归以后的状态。经常提到的一句话叫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怎么调整其
  • 190
    一个真人,一个假人——机器人。
  • 154
    lzstry2021-02
    这两天看到反儒的帖子有点大,所以站个对立面说说。其实,在我心里,压根儿就没分什么儒道墨法。我始终认为,这些叫法无非是在引用经典时,告诉听者自己引用的是哪些人的文章而已。首先,我不清楚儒家的原始职业,我也不想去了解这些无聊的事情。2000多年前的社会分工及其社会地位谁能说得清楚,各行各业的薪资水平谁能说清楚。不知为不知,没啥丢人的。本帖欢迎就事探讨,拒绝一切辱骂,喷粪,脏字。但凡挑衅,一律封杀。
  • 27
    修行的秘密,庄子早在书中讲得明明白白! 什么是修行,在山间搭个草棚,食素静坐,日日过些清苦的生活,就是修行吗? 什么是修行人,剃光头,穿道袍,居于庙宇,远离尘世,就是修行人吗? 翻遍整本《庄子》,我们既找不出一种特定的活动,叫修行;也找不出特定的一群人,叫修行人。 《庄子》是一本与修行有关的书,有人说它是证道的体悟,是境界的呈现,然而书中却大费笔墨写了很多小市民生活的故事。比如轮扁讲做轮子的心得;种菜
    owy0000 2-22
  • 64
    以水喻道一一老子的画笔
    哲丐 12-5
  • 66
    在宇宙万物诞生之时,上帝就锁定了万物运转的规律,就像给宇宙运转设计了一个程序,这个程序或规律就叫做“道”。 人类对世界的认知越深刻,越能理解这个“道”。科技越发达,社会越文明,其运转逻辑就越接近这个“道”。 比如,现在各互联网大平台的运转逻辑,都在遵循一个“算法”,算法的本质就是那个“道”。 读懂了这个“道”,就掌握了人类社会的一切关系,就洞察了人类发展的趋势和未来。——水木然 (下文转载网络,作者未
  • 60
      王弼老子道德经二卷,真得老子之学欤,盖严君平指归之流也。其言仁义与礼,不能自用,必待道以用之,天地万物各得于一,岂特有功于老子哉。凡百学者,盖不可不知乎此也。予于是知弼本深于老子,而易则末矣。   其于易,多假诸老子之旨,而老子无资于易者,其有余不足之迹,断可见也。呜呼,学其难哉!弼知佳兵者不祥之器,至于战胜,以丧礼处之,非老子之言,乃不知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独得诸河上公,
  • 137
    模糊不清?逻辑可以帮你让它清晰。
  • 143
    根据第一章总结,这个道是没法描述或者起名的,无奈为了便于理解起了个「道」字,称和谓,道和名;从无法描述的「道」开辟出「名」来,从无到有,这里的无并不是0,而是∞个「有」;就好像从一个混沌的世界开始运生出来一样;第一章就这样开启了「道」从无到有的一个衍生…
  • 307
    德者,内也。得者,外也。 '上德不德',言其神不淫于外也。 神不淫于外,则身全。 身全之谓德。 德者,得身也。 凡德者,以无为集,以无欲成,以不思安,以不用固。 为之欲之,则德无舍;德无舍,则不全。 用之思之,则不固;不固,则无功;无功,则生于德。 德则无德,不德则有德。 故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学了这么久的道德经,上面注解的上德不德是以有德,有错吗?
  • 129
    帝王术派把无为跪舔给圣人,掩盖了老子的书是给天下所有人看的这一事实。天下人皆老子的读者。皆老子“孩”之。帝王术派如大二苯之流,把无为偷换成帝王权术,然后割裂圣人与百姓,跪舔统治者,永远不会得道。 其心险恶。还要恶心人。帝王术派意思就是普通人根本不能得道,根本不能无为呗。自己恶劣,然后还要让人跪舔统治者。其心可诛。 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并非指帝王术的“无为”。而是描述大道之治的景象。圣人无为协同民
    哲丐 10-22
  • 51
    《楚简》VS《汉帛》 绝智弃辩,民利百倍。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绝为弃虑,民复季子。 三言以为使不足,或命之或呼属。 视素保朴,少私寡欲。 —— 与楚简比起来,这一章帛书和通行本并没有多大差异,可以归为同一类了。
  • 268
    《无为》之论 我也不藏拙了,看到贴吧那么多妖魔鬼怪在谈论无为,实在不忍吧民受其蛊惑,所以我只能出来肃清吧宇。 无:没有 为:作为。甲骨文:役象去劳作,引申出制造、制作、掌管等意思。 无为,很简单,就是没有作为 这里注意一下,有些人也知道是这个意思,但却认为无为只是君王的专属,这显然是走岔道了。 首先,他们的逻辑有主观带入,认为上到君王下到庶民都无为,就会走向灭亡,所以只能是君王无为使民自化,自富,符合什么
  • 225
    《帛书老子》总纲 随便写写,随便看看 首先要说一个问题,本书所论述的“道”以及以道为核心的一切,是“实在”的呢?还是“逻辑模型”? 要想解决这个疑惑,先举个例子,一朵花,在蜜蜂眼中会是什么?什么颜色?什么气味?什么价值?不要纠结蜜蜂是不是有意识,蜜蜂能接受信息,处理并产生反馈这就够了,它对于花的反应肯定不同于一块石头。 我肯定这朵花在蜜蜂眼中和人眼中肯定是不同的,而且同样一朵花在不同人眼中肯定也是不同
  • 173
    一中学老师讲解道德经笔记~~ 为了方便学生背诵,培养学生兴趣,也方便学生在《课外读物》更好的把握道德经精髓,该老师做了这个PPT,总结了以下笔记: ======== 【《老子》全文中心思想】 中心:道、德。 形上本体:道。 形下特点:德。 ======== 【老子宇宙观核心概括】 创世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人世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shenyvf 3-19
  • 23
      【字彙】[爲心],音貴。對此我表示質疑,而專家、學者的注音也不是統一的,有的讀“貴”,有的讀"僞"或“爲”。爲慎重起見,所以查了一下古漢語字典:   [爲心],【字彙】居僞切,音[貝爲],或貴。   [貝爲],詭僞切,讀若貴。【集韻】居僞切,音垝。   垝,gui3,【集韻】居僞切,音嬀。   嬀,gui1,居爲切,音潙。又【集韻】居僞切,音垝。   爲,於嬀切,於僞切,音潙。   潙,gui1/gui2/wei2,居爲切,音嬀。   
  • 392
    老子的原意其实很简单,都是用一些常见的自然现象做例证,论证他的观点。不过,后人由于过分迷信老子的“高大上”,总感觉太平常了不行,非得用异常高度来看待老子,无限拔高,结果反而与老子思想背道而驰,风马牛不相及了。大道甚夷民甚好解:这也是我一开始所走的岔路之一。 比如,象帝之先,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原本按照自然现象,这个非常容易理解,可惜大家都是用上帝神仙一类的解释来理解“帝”这个字,以致下笔千言,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