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诺克吧
关注: 213,423 贴子: 2,490,116

自由的斯诺克领地,一起来狂欢斯诺克!

  • 目录:
  • 综合体育
  • 166
    两年半前我在斯吧发的一个帖子就是展示当时所有斯诺克顶尖球员的技术统计,最近我想起这个,又恰逢火老师夺冠就来了兴致,试着重拾这个工作。 数据依旧来自于cuetracker的历史数据库,不过我个人做了一些姓名、项目的翻译,以及对一些数据的二次处理(这点我在每个数据前会详细说明)。另外,cuetracker的数据库也不是完美的,一些早期小比赛没留下统计记录就没办法了,不过大赛都是详细记录过的,且丢失的数据只占很小一部分,而一般高手
    liaoyl008 3-30
  • 64
    我之前发过一个帖子讨论过如何利用奖金数来评判选手的历史地位,并且讨论了如何修正通货膨胀与因斯诺克的盛衰导致的奖金增长或收缩造成的不同时代不可比问题(/p/6342646421),而这个帖子算是那个的姊妹篇。主要是我考虑到很多球迷评价一个球员的历史地位往往主要是靠冠军数,但斯诺克比赛众多,不同冠军相互换算比较麻烦,那就需要一个数量来将所有冠军都囊括进来,由此我们便可以直观地比较几个球员在夺取冠军上的成就,也就是我将
  • 66
    今天坐办公室里有点空,来说说误判事件。 首先,我先来上几张截图,来说明下发生了什么。 背景:北京时间12月13日,斯诺克苏格兰公开赛1/4决赛,奥沙利文VS塞尔比,抢5比赛火箭4比3领先。 图一:火箭防守前的截图。第八局开局不久,火箭的球权,需要做一杆好防守,母球后斯诺,有一定难度。 火箭选择了击打最下方红球回球来防守。 火箭的击球蹭到了红球一丝丝,红球晃了一下,白球由于打的太薄,走到了靠近中袋较贴库的位置,但是没有留
    我心匪... 12-18
  • 24
    七年前,约翰·希金斯10比9力克贾德·特鲁姆普,打造了上海大师赛史上最精彩的决赛之一。时至今日,两人已复制了2011世锦赛决赛阵容,希金斯被新王击败,上海大师赛也转型成为仅24人参加的顶级邀请赛。 希金斯在2019世锦赛决赛失利 距离这项精彩独特的赛事仅剩两周时间,让我们了解一下“苏格兰巫师”希金斯在连续拿下三届世锦赛亚军后对上海作何期待…… 约翰,今年上海大师赛一如既往群英荟萃,你有什么目标吗? “我只想至少赢一场比赛
    海之梨 9-5
  • 30
    从1998到2019世锦赛,苏格兰巫师约翰·希金斯历经几度浮沉,有荣耀登顶,也有失意落魄。一位资深球迷撰写了这篇文章,记录了他眼中希金斯的模样。 (作者@杰拉德艾拉德 ) 时光荏苒,让我们回到2010年的英锦赛决赛,回到下半场。2:6的比分,让老希在与老马的对决中处在绝对的下风,经过了局间的休息,比分依旧是5:9,老马大把的赛点。7:9,老马打进超粉的黑球,作为老马的死忠的我,已经在想,老马回来了,第三个英锦赛到手了,他会说些
    掘地求升 10-19
  • 26
    看看80五虎以及其他几位像马褂、沃顿等到底有没有曾经占据过八零后第一人的位置。 八零后初露锋芒应该追溯到2004年马褂夺取英锦赛开始,那时候无疑马褂声名鹊起,火箭当时说了些啥话在这里就不提了但这一时间并没有持续多久,05年墨胖资格赛打起爆冷夺冠,就此坐实了80后第一人的宝座,这一时间长达数年。毕竟世锦赛冠军含金量至高无上,在那个排名赛较少的年代更是如此。虽然中间丁俊晖,塞尔比相继崛起,但他们拿到的冠军数量基本上
  • 92
    经常能看到大家用单杆破百来衡量一个选手的实力,但是虽说破百不如满分杆难,但也是看缘分,因此波动极大。相对而言,单杆50+的门槛就相对低一点,受不确定因素影响小,因此更稳定。另外,单杆破百某种意义上有表演性质,选手开心就打,不开心乱抡一杆就走了。相对而言50+更具有实战意义,打出一杆50+的人大多数情况下就可以拿下一局,至少也是巨大优势。 单杆50+是一个极好的衡量选手实力的数据,但也不要过分解读。它只能说明进攻统
  • 42
    无论哪项运动 处于大师级别的选手都拥有的共同点 或是天生 或是后天经历磨练 球技所带来的 只是让你接近那个质变的点 跨不过去 即便是技术相近 也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这里所指的球商 是指陷入危局 熬战 逆境还能保持清醒头脑 做出正确的选择 而远非表面对球的理解那么简单 这一切的一切结合球技 就是一个人所体现出来的比赛气质 心理不止是调整自我的心理 而是能同时观察对方心态和状态起伏 对于老对手的了解 或者多年比赛看人的经验 抓对
  • 167
    期待了半年的snooker 19国区跟国外不同步,等不及先买了个。它不像NBAk支持建模捏人,只能在现役球员里选择扮演他们打比赛。画质逼真,但是球员的建模太难看了吧,有些跟鬼一样,击球方面力度每次得等力量条超过一点都不行,还没有走位点,又不是真实运杆没有走位点很难判断感觉的,所以,很不好打。这点真的不合理。观众黑成一团,根本看不,见还有裁判,只有布兰登的声音,是隐身了吗?游戏除了画质,和全部是比赛球员外都不如09,比
    甘AM3303 5-14
  • 40
    第一次看斯诺克,是在上小学,午休后回到外婆家。 当时看的当然不是直播,也当然根本看不懂什么比赛,只是盯着屏幕上的一颗颗球接连入袋,而不明白为何白球在撞完其他球之后,走动的方式每次都会那么不同。 也是在同一台电视机上,我听到了F1赛道上解说用港式国语高呼的“冼拿来了”,也看到了乔丹踩着巴克利拿到第三冠,看到了张德培美网惜败桑普拉斯错时世界排名第一。 之后的岁月里,我能看懂的比赛渐渐多了起来。雷吉米勒让我开
  • 72
    接触斯诺克也快10年了,看的很多打的却很少,今天闲来无事想搞个“斯诺克高考”来测一下吧友的水平 技术方面的题会适当减少(毕竟我的实战经验太少),大部分应该是类似于常识的东西,难度循序渐进,不会特别难。题全部都是我自己想出来的,希望吧友答题时完全依靠自己的水平,不要百度,不然就没意思了。答案晚些时候公布(懒得排版了,将就看吧)。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斯诺克理论 一.选择题(每题5分,总分50分) 每
  • 9
    北京时间12月18日凌晨,2017世界斯诺克苏格兰公开赛,结束了冠军战的争夺。中国球员曹宇鹏,占据五个赛点后遭遇对手强势逆转,最终以8比9惜败于澳大利亚人,尼尔·罗伯逊,无缘职业生涯排名赛首冠。 这次接受专访,曹宇鹏也回忆了当时的情形。他坦言,决赛拿到8比4的梦幻优势,之后状态确实有过一丝松懈专注力下滑,没能乘胜追击。很快,罗伯逊手感准度提升,开始反攻。比分逐渐拉近,自己心理产生的波动导致一些简单球失误,随之而来便
  • 52
    但是打丢球的是你啊,跟我有半毛钱关系。
    杯森堡 9-17
  • 8
    无锡世界杯结束后,希金斯并没有返回英国,而是来到了他在北京的“家”——利骏台球俱乐部,备战香港大师赛。借此良机,自媒体人「台球不闹腾」与希神畅聊了一次。这应该是近年来和希金斯有关的最好的文字专访。 Q:无锡世界杯后,你没有返回英国,而是在留在北京备战香港大师赛。为什么做出了这样的安排? A:因为现在我们那边正在渡过一个欧洲的节日,我的家人会在7月15号出发前往香港,届时我们就可以团聚了。如果我现在回家的话
    瓶盖说 7-21
  • 30
    首先立场鲜明,完全支持上海方面的做法,128人赛制本来就是个笑话。 对球迷、对媒体、对赞助商都是大大的不尊重, 哪怕对年轻、低级选手的发展,也未必是好事。 现在的斯诺克普及程度,顶级职业水平最多也就64人左右, 连过去的96人也嫌多。 低水平的选手,往往带来的只有要么乏味冗长、要么一边倒的比赛。 真要培育市场,不是简单的扩军,而是建立梯级层次的赛事, 几乎所有的职业运动都是这么做的, 斯诺克既然想做大做强,还把业余选
  • 16
    真正把斯诺克推向新的高度,让球迷逐步认识斯诺克这项运动却是赫恩,虽然他没有进入台联董事会,但赫恩依靠自己的力量为斯诺克这项运动寻求新的突破。上世纪70年代末,赫恩和BBC电视台管理者——大卫-阿滕伯勒将斯诺克作为推广彩色电视的一个节目。那时彩电刚上市,彩色的斯诺克球在彩色的电视机面前突然变得流行起来,从而培育了一大群的观众。进入80年代,赫恩创办了迈特龙体育(Matchroom Sport)公司,并成功将当时斯诺克名将史蒂夫-戴
    dragon 6-5
  • 1549
    2017 Qschool比赛全部结束,获得职业资格的中国球员达到21人,再创新高! 虽然斯诺克大环境不太景气,但国人中被丁俊晖带动的那一批年轻人开始纷纷走向国际赛程,也许他们没有丁俊晖那么高的天赋,但作为同胞,也作为斯诺克爱好者,让我们一起支持他们! 楼主特别整理最近3个赛季【大小排名赛】的技术数据统计,特别剔除了2017年单局限时赛的数据,为了产生对比,把21人中国球员的数据全部统计出来了(注:吕昊天是2013-2016三个赛季的数据)
  • 140
    把斯诺克看作只是为了进球的,那或许是菜鸟。 但把斯诺克仅仅看作是为了防守的,那也最多停留在上世纪20年代的水平。 因为有一个人彻底改变了斯诺克这项运动的走向,甚至命运。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如果没有他这项运动,绝不可能走到今天, 更不可能奢望什么职业化,或许早就被历史的尘埃淹没,不知所踪了。 这个人就是乔。戴维斯——现代斯诺克之父, 他的理论使得斯诺克不再仅仅只是“斯诺克”(做障碍球) 而成为一项更有观赏性和生
    xjklmyyjx 5-1
  • 16
    此文是即兴而作, 二个由头, 其一,近日跟吧友讨论即将开赛的shoot out的赛程问题。 其二,奥沙利文又开炮了,“那些董事会的人坐着商务舱,喝着红酒,西装笔挺地聊着天,说着他们为这项运动做出了很多的贡献,使这项运动达到了巅峰。”云云。 好吧,在此顺便聊聊世界台联的赛事组织方面的种种不周, 当下比赛越来越多,关注度却越来越少,其实是有原因的, 归根结底,是世界台联的赛事组织的思路出了问题。 进而说明,纯粹为了增加比
    AndreZhu41 3-10
  • 7
    其实早在几年前,世界台联宣布世界排名将从积分制改为奖金制的时候,我就开始自己设计积分排名系统了,奖金排名的一个缺点就是冠军的分数太高,而且后来为了鼓励夺冠,冠亚军的奖金差距被拉大,以前冠军奖金一般是亚军的两倍,但是现在除了国锦赛以外,冠军的奖金都高于亚军的两倍,例如上海大师赛冠军85000英镑,亚军只有35000英镑,比例为2.4,大奖赛冠军100000英镑,亚军只有35000英镑,比例高达2.86。 因此我设置了一种介于两者之间的积
    DickTry 2-15
  • 12
    11年世锦赛半决赛丁俊晖对阵特鲁姆普,那是我第一次看斯诺克比赛的现场直播,一个犀利如风,大开大合,一个老练沉稳,精妙细致,准度型与控制型选手演绎的一场饕餮盛宴,每次再忆皆有余音绕梁之感。
    李白 12-5
  • 123
    记得我小的时候我们老家玩台球是一项很低俗的运动,好比找小姐去歌厅那样低贱,在大家看来那是只有流氓和混社会的人才会玩的项目!所以说根基不好再加上斯诺克本身受众人数就有限,千人的场馆已经是极限坐的多了根本看不见这也是原因之一!要彻底的扭转局势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而不是10年20年能够做到的!个人觉得斯诺克能有今天的市场已经是蜕变了非常棒了!!!奥沙利文做为斯诺克的天才领军人物应该多传播正能量引领这项运动,
  • 80
    跟很多运动一样,如乒乓、羽球, 起源在英国,但如果只在英国(英联邦),这运动早死了或者半死不活,比如板球、英式橄榄球 其实相对斯诺克,英国年轻人对板球和橄榄球的态度,还更热衷一些。 在英国的三大运动是足球、板球、英式橄榄球。 所以对于斯诺克,基本处于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地位 自己人不玩,又推广不出去或者不愿意真心推广。 这下场只能是吃枣药丸。
    瓶盖说 12-20
  • 123
    今天是英锦赛第一轮的第二天 (第一轮要打三天), 有三场比赛,引起了我的小小关注 一场是奥沙利文 6:0 速胜Boonyarit Kaettikun (不好意思,实在不知道这球员名字中文怎么翻,也懒得去查), 整场比赛用时56分钟。(每局用时9.3分钟) 另一场是罗德.罗拉 6:3 慢胜 汉密尔顿 整场比赛用时6小时11分。(每局用时41.2分钟) 还有一场是刚刚获得排名赛冠军的马克.金意外地 2:6 负于萨姆.克雷格(Sam Craigie) 金在中场休息后忘记带回球杆,返回去取,由于
  • 33
    首先说点题外话,纯属个人意见。 恭喜马克金,不过还是要说现在的排名赛冠军真是越来越不值钱了。 其实这种赛事奖金和赛制,基本还是过去的PTC档次 也就是所谓的minor ranking event。 看看高排位选手的重视程度,就了解了。 但随着PTC的淡出,这类原先的小型排名赛, 半决赛、决赛,加了点局数,一变身“升格”为正式排名赛了。 但对选手来说,最为看重的奖金(积分)还是差不多老样子。 如此一来,对做统计的朋友来说, 排名赛冠军数,这一
    瓶盖说 11-21
  • 912
    昨天颜炳涛又一次杀入32强,虽然对手都是鱼腩,但对于一个2000年出生的小球手,可以说他的第一个赛季是完美的开始。 十几年过去了,当我们只盯着丁俊晖,梁文博,傅家俊时,让我们也来关注一下国人新一代的成绩吧! 趁着中午闲暇,楼主整理了一下他们本赛季的成绩,二楼上图
  • 3
    看球的时间不长,上大学之后开始看的,如今大四。上了大学之后开始真正的接触实体斯诺克,看到桌子的第一眼:大! 罗尼和床铺算是我最喜爱的球员了,没有之三。除了球技和观赏性之外,我觉得他两是在享受斯诺克的,有时候并不会从他们身上看到太多的患得患失。 印象十分深刻的是15年的三个大赛决赛的特奥会,英锦赛、冠中冠和大奖赛。小特始终处于被动位置,但是从来都是紧紧追赶。欧洲大师赛是第四次特奥会了,但是我昨晚在看球时
  • 8
    其实我的故事是从丁俊晖开始的,如果没记错的话,那是2007年的温布利大师赛,我当时还小,刚上四年级,那是在决赛场上,丁俊晖被奥沙利文打哭的时候,我就从此认识了奥沙利文,在认识了奥沙利文之后又陆续的认识了魔王艾伯顿,小胖子斯蒂芬李,希金斯,马克赛尔比,以致后来的马克威廉姆斯,马克艾伦,等等。说了半天,奥沙利文的球风我是记忆最深刻的,我记得,他有个绰号叫rocket,火箭🚀,直到后来,我上了初中,高中才知道火箭的
  • 19
    【斯诺克记忆】 正如诸位所想的,评论任何人或事,立场必须是客观的,但是回忆,可以很主观。对与以下所说内容,没有任何褒贬刻薄的想法,希望各位抱着学习的心态,不忘初心的精神,去向往我们共同珍爱的这一项运动。 记得那年大概是14年,我在央视的直播上看见了这样绅士的运动,而那时我也正萌发出对台球运动向往的嫩芽。标签上著名直播,而对阵双方中,一位正是我所熟悉异常地中国极具代表性的球手,丁俊晖,而对手确是我所不认
  • 104
    RT 暑假来丹麦DTU交流俩月,回去之前总结一下在丹麦打台球的感受 电脑卡顿严重,求轻插
  • 3
    新浪博客:交叉小径的花园,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4a45bc0102wq5r.html。 单局限时赛(Snooker Shoot-Out),在很多球迷眼里是一项娱乐性的邀请赛,但在本赛季,也就是明年的单局限时赛摇身一变成为了排名赛。这一变革招来不少球员和球迷的吐槽,但这一变革说不定是赫老板蓄谋已久的一步棋。单局限时赛身份的转变和地位的提高,预示着斯诺克改革将来的走势。 1、限时 这话题都快磕巴出茧来了。出杆限时,以前只用在邀请赛上,诸如超级联赛、元
    瓶盖说 7-30
  • 10
    好多学校连龙舟划得好都能算体育特长生!为毛台球不算!不过,高考跟台球还是有很多共同点的!不信你看! 1、高考,我们要先做一堆选择题,再做几道大题,无论难易,题都要一道道做;台球,我们要先打光红球,再清掉彩球,球也要一颗颗打。 2、高考,我们都会特别准备一支笔,又好握又好写,也图个好彩头;台球,我们都希望用自己的趁手的球杆,长度合适发力透,打的时候心里特别有底气。 3、高考,只有一次答题机会,交了卷就不能再
  • 78
    这是我前几天为微信平台“深度斯诺克”所写的一篇文章,可能没有太精辟的独特见解和分析,但却表达了一位女球迷的心境。感谢斯诺克吧主@qtzqz已阵亡 的不嫌弃,还给了我很多的意见指导,帮助完成微信平台的发布。我开玩笑说,这篇文就像是一颗水果糖,甜甜的,希望大家会喜欢哦。
  • 12
    最近吧里掀起对斯诺克运动整体发展和规则改革的大讨论, 首先这是大好事,贴吧就是用来干这个的, 能够激发更多人思考整个运动的发展和推广, 难道不比单纯粉丝撕逼,卖产品更有意义吗? 这正说明了斯吧正在变得更加专业、更有深度和内涵。 但在讨论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 对自己、对别人,都作了一些反思, 我想有必要厘清几个讨论中必须遵守的大的原则, 只有这样才不会陷入诡辩, 人参公鸡、造谣污蔑、泼脏水不在讨论此列。
    瓶盖说 5-22
  • 83
    16年斯诺克世锦赛已经在克鲁斯堡落幕,然而近来关于这项运动的比赛规则、赛事选址、人才选拔等问题的争议因为这届比赛愈演愈烈。斯诺克运动究竟需要做哪些改革,而谁要为这些年斯诺克出现的种种怪象负责?
  • 54
    从未如此关注过一场斯诺克比赛,而我想所有的斯诺克爱好者都和我一样!据听说,本次世锦赛中国观众收看人数超过了两亿人,这是什么概念?如果我没有记错,世界上超过2亿人的不过五、六个国家。我不知道除了奥运会和世界杯,还有哪个体育项目能够达到如此高的关注度和收视率!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丁俊晖。 客观地说,丁俊晖的这次表现绝对称得上优异,他不仅创造了首个打进世锦决赛亚洲人、世锦单场比赛破百次数最多、单个世锦破
  • 153
    记得从看斯诺克以来我就听到很多对塞尔比,那时候我还以为人们对他负面的评价无外乎两方面:1看不起他经常在对方超分时还要上场去打 2不喜欢他的磨。对于这两方面我觉得都还可以接受,斯诺克的精髓不就是这样,之所以是这种规则,那就可以上场通过做球试图追回比分,当然我个人觉得五杆之内的球员可以尝试,差距太大还上场就不好了。另外对于他的磨这个见仁见智,反正我不觉得他磨。关键是最近在吧里看到很多人批评塞尔比比赛时不择
  • 137
    经常去打台球都会遇到一两个特别“奇葩”的对手,那么就让我来盘点一下在球房里的各种“奇葩”吧。 不要笑~可能我说的就是你哦!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小吧:小吧主共7

会员: 绅士

目录: 综合体育